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
以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嫩枝为试材,进行红花荷嫩枝扦插繁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穗条保留部分叶片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其中带4个半叶片的穗条生根率最高,为86.7%,其次为带2个半叶片的穗条,生根率为84.4%;多菌灵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200 mg/kg浓度的多菌灵处理为最适宜浓度,生根率达81.1%;GGR生根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穗条生根率用(P<0.05),穗条生根率均达80%以上;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纯黄心土作为扦插基质,生根率为80%,是最经济有效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密植对巨尾桉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对桉树连栽迹地6年生巨尾桉高密植林(3333株/hm2)、对照林(1667株/hm2)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分析.[结果]高密植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材积比对照林的小14.1%、19.6%、42.1%,但单位面积蓄积量比对照林的大11.3%;胸径分级中,密植林胸径<14 cm所占比例比对照林的大37.98%;树高分级中,密植林树高≥16.1 m所占比例比对照林的小34.70百分点;密植林的乔木层生物量比对照林大23.57 t/hm2,林下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比对照林的少1.40 t/hm2,总生物量比对照林大22.17 t/hm2.[结论]连栽迹地上营造桉树密植林有利于蓄积量和生物量的积累,适合发展为纸浆林和生物质能源林.  相似文献   
4.
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椿无性系采穗圃嫩枝进行扦插繁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试验中,发现无性系生根兼有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2种生根类型,并且参试的22个无性系中有17个无性系以皮部生根类型为主,占参试无性系的77%,有5个无性系同时包含有2种生根类型;红椿无性系嫩枝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 REI)与生根率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遮荫降温、农膜保湿及自然温度条件下,以6月、9月和10月上旬红椿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2年生红椿盆栽幼苗为对象,开展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对各观测日的土壤含水率、叶片伤害指数及植株萎蔫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时间段受试盆栽土壤含水率及叶片伤害指数差异均呈极显著差异;(2)复水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胁迫伤害;(3)土壤含水率与植株受伤害程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要保证2年生红椿幼苗的正常生长,必须将土壤含水率保持在25%以上。  相似文献   
6.
设置了4种不同的遮光处理(全光照、遮光度40%、遮光度60%、遮光度70%),探讨不同遮光度对赤皮青冈播种育苗苗木存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度对赤皮青冈苗木存活率和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遮光度达70%时,其苗木存活率、苗木高生长与地径生长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下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土壤含水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覆盖处理之间,土壤含水率Ⅰ和土壤含水率Ⅲ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含水率Ⅱ差异不显著.②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Ⅰ高低顺序为:白薄膜>锯木屑>黑薄膜>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6.69%;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Ⅱ高低顺序为:白薄膜>黑薄膜>锯木屑>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0.64%;各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率Ⅲ高低顺序为:黑薄膜>白薄膜>锯木屑>对照,且最高值比最低值高26.61%.  相似文献   
8.
地表覆盖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油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油茶幼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厚度对油茶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稻草、锯木屑都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林林分的营养生长,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覆盖稻草效果好于锯木屑,覆盖面积宜为60×60 cm2,覆盖厚度为6 cm。  相似文献   
9.
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未修枝、轻度修枝、中度修枝和重度修枝4种修枝强度,采用裂区设计连续2年度实施人工修枝,研究修枝对尾巨桉生长动态和单板质量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龄尾巨桉生长量受修枝强度的影响更大;随着林龄的增加,胸径生长将在生物量就近分配原则下受到影响,但修枝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与修枝后林冠的高度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有关;经2011和2012年连续实施2次人工修枝后,4种修枝强度的2013年双月连续单株材积、2013年定期单株材积基本一致;重度修枝能增加单板单位面积活节和降低单板单位面积死节,提高单板质量等级;重度修枝是综合尾巨桉生长量和单板质量等级前提下的定向培育无节材的最适宜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红椿无性繁殖中扦插穗条少、繁殖系数低问题,建立采穗圃是十分必要的。以本项目组繁育的红椿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无性系特性、栽植密度、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修枝强度等与其嫩枝总芽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无性系植株的嫩枝总芽数主要取决于无性系特性、栽植密度、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修枝强度等。建立红椿无性系采穗圃,栽植密度以株行距1.0 m×2.0 m为宜,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80 cm为宜,对无性系植株枝条宜进行轻、中短截,可显著提高单株嫩枝总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