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变革的问题,首先要研究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及其变动的趋向。“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土地所有制是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关系。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的井田制,从西周至春秋时期,这是构成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奴隶社会的现实基础,是这一历史时期奴隶制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关系的总根源。考察井田制的瓦解过程,是我们考察春秋战国时奴隶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经济形态过渡的着眼点。周武王克纣成功,实行“封邦建国”之始,即宣布全国土地和人民都是属于周天子的,所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又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便是表明周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是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的法权体现人。  相似文献   
2.
潘山村是杭州市萧山区现代化建设标兵村和经济强村,现有214户农户、560亩耕地。200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创利税1200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168元。近年来,随着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全村90%以上的劳力从事非农生产,承包经营土地已成为部分农户的“包袱”。为了使村民们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同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进程,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潘山村于2000年12月成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