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园天冬2号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广西区种子管理总站登记的药用植物新品种,登记编号为(桂)登(药)2010010。在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药园天冬2号浸出物含量比对照品种高11.7%,药材产量增产10%以上,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广西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优势药材骨碎补(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有效成分含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骨碎补种质资源丰富,基源植物共3科5属7种。骨碎补原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多附生于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偶生于墙上,土生较少。广西骨碎补药材品质佳,质量好,有较好的利用和开发价值。骨碎补生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资源逐渐减少,建议加强对骨碎补种质资源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开展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建立较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与繁育基地,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用DPPH检测法对马鞭草科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种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假连翘、三对节、云南石梓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343、4.757、4.233,有较大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柚木、黄素梅、苦郎树、黄毛豆腐柴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或接近2,也有一定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马缨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1,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蔓荆、冬红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均较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质佛手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了不同种质佛手的铜、铁、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佛手含有较丰富的铁,硒的含量最低;不同种质间以来自江苏金佛手的铜、铁、锰、锌微量元素含量最高;云南产的云佛手微量元素含量最低.来自广西和广东4个不同产地的广佛手间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不同种质佛手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为种质评价、了解药效成分含量及其疗效差异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与资料查阅整理相结合等方法,并对《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广西中药资源名录》等中草药资源专著收载的兰科药用植物种类、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进行考订.调查研究整理出广西兰科药用植物新资源36属69种,2种为误载,19种为拉丁异名,确认广西现有兰科药用植物181种.广西兰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建议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加快种质保存及繁育技术研究,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抗褐化剂对两面针组织培养中试管苗褐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初代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0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外植体褐化程度轻,萌发率最高,为62.50%。3种添加抗褐化剂组合对试管苗抗褐化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添加PVP处理效果最理想,PVP浓度为1.0 g/L时,试管苗褐化率仅为11.67%,增殖系数为5.03,其次为活性炭(AC),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抗褐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门冬在广西的地理分布情况、种群特征、人工栽培及市场供销情况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是我国天门冬药材重要产地之一,种质资源丰富;但天门冬资源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其野生资源量、人工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药材价格、市场需求量却连年飙升。因此,重视和加强天门冬野生资源保护,扩大种植规模,筛选高产优质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鸡血藤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鸡血藤浸出物含量和灰分含量,以探讨鸡血藤药材的采收年限。结果表明,广西各地和越南产野生鸡血藤药材其浸出物含量、总灰分含量、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鸡血藤项规定的标准;随着鸡血藤生长年限的增加,浸出物含量增加,但是小枝条的含量低;栽培4年浸出物即能达到中国药典的标准;不同饮片类型浸出物含量也有所不同,薄片明显比厚片高。这说明人工栽培鸡血藤切实可行,在加大对其鸡血藤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加大人工栽培及繁育选育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弄清八角林下肿节风药材种植基地环境及原生药材的质量状况,参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对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鸿鸪分场肿节风种植基地的土壤、灌溉水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肿节风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指标达到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水质量达到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基地空气质量符合免检要求,基地原生药材检测指标符合WM/T 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要求。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良好,符合GAP相关要求,适合作为肿节风药材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弄岗唇柱苣苔、药用唇柱苣苔和红苞半蒴苣苔3种广西珍稀濒危药用苦苣苔的引种驯化技术,为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假山和花盆栽培,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对3种药用苦苣苔进行繁殖试验,调查不同方法的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特性.结果表明,3种药用苦苣苔引种到南宁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条件下,引种地栽培的成活率均为100%,除了红苞半蒴苣苔在过于荫蔽的地方栽培时开花不能结实外,其他两种植株的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采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繁殖,扦插繁殖成活率能达到60%以上,组织培养生根率达100%,扦插繁殖简便,材料充足,易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