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山村经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种间生态关系、复合结构、时空序列、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林农的4种复合经营模式(柿—山芋;柿—油菜—花生;梨—玉米—小麦—辣椒;李—马铃薯—绿豆;柑桔—茶叶),均能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有效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它们的复合层次明显,互相配合生长,季节安排合理,土地盈利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初步研究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净光合速率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其主要结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的净光合速率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生产实习是林业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的最后阶段。本人经过几年带队实习认为:要提高生产实习质量,除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对学生的严格考核外,关键的要有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面就如何指导谈几点体会:一、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专业教师是学生生产实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也影响学生实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科学指导,应注意突出四个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寻适用于安徽丘陵地区的经济效益高且生态效益好的经果林复合经营模式,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就安徽省枞阳县大山村现行几种经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效益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梨树-玉米-小麦-辣椒经营模式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值均最高,而且技术管理措施较完备,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大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26-10928
通过对林下经济概念、特点及发展意义的论述,结合安徽省林下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介绍了安徽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安徽省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策略,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影响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建立净光合速率与单生态因子间的模型及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光照,温度和气孔导率(生理因子)对杨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均为:y^2=Ax,在I-69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长地,不同高程条件下,影响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不同;影响16.2m高程处的1年生,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气孔导度,影响14.9m高程处3年生和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温度。  相似文献   
7.
安徽高山杜鹃的引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科学开发并合理利用安徽高山杜鹃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分布于安徽省的黄山杜鹃、多枝杜鹃、云锦杜鹃这3种高山杜鹃的分布特点与生境情况,对其进行了引种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杜鹃可以在安徽省合肥地区生长,其播种苗生长较慢;引种苗中,云锦杜鹃生长较快,其生长表现较好,最先发芽,发叶正常,其次为黄山杜鹃,再次为多枝杜鹃。  相似文献   
8.
影响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建立净光合速率与单生态因子间的模型及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光照、温度和气孔导度 (生理因子 )对杨树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均为 :y2 =Ax;在 I-69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长地、不同高程条件下 ,影响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不同 ;影响 16.2 m高程处的 1年生、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气孔导度 ,影响 14 .9m高程处 3年生和 10年生杨树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温度 .  相似文献   
9.
石台县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台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营林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实行以封为主,把造林地的选择视线转移到山脚地、坡耕地、高畈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德援项目造林、国家公益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全县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江淮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大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37-12138
阐述了江淮丘陵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淮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