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不同,对获得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有重大关系。其中,尤以测定种子发芽力和种子水分,是变动较大的检验项目之一,也是检验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评价种子的发芽能力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一般采用种子在恒温下或变温下作发芽试验,于规定时间内计算发芽粒数。我国农业部颁布的试行标准和一些省、市、自治区企业标准规定,计算小麦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天数相应为发芽后的第三天和第七天,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通过的1976年种子检验规程中规定为第四天和第八天。为了探究三天和四  相似文献   
2.
谷物种子大小对于植株早期发育、幼苗长势以及谷粒产量的影响,许多研究者早有阐述,但种子重量对芽鞘长度的影响,仍很不清楚。而芽鞘长度及其与植株高度的关系,对育种有重大意义。由于对矮秆育种目标的研究往往导致芽鞘长度缩短,以致幼苗长势与出苗率降低。因此,对芽鞘长度的变异性及其与茎秆长度的相关性,包括种子重量对芽鞘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3.
1 研究情况的回顾我国小麦种子萌发生理生化的研究工作开始于已故的罗宗洛教授,他从1925年起研究矿质营养生理,论证了微量元素对萌发小麦种子胚乳中淀粉的分解与溶蚀作用。汤佩松教授早在1931~1933年留美时便研究了小麦萌发生理和呼吸代谢等问题,运用多因子综合分析法,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