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库尔勒香梨’园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同域混合发生,均钻蛀隐蔽为害,且抗逆性强,致使化学农药使用频繁而防效低下,已严重制约南疆特色‘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通过田间性迷向干扰试验,测定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迷向剂在阿克苏地区‘库尔勒香梨’园(约9hm2)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苹果蠹蛾在该果园1年发生4代,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5代;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200个/hm2处理的迷向率均在94%以上,复合迷向干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7月10日和8月10日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 200个/hm2处理的蛀果率分别为0.50%、0.25%、0.13%和0.38%、0.25%、0.13%,均显著低于对照,整体上随时间延续防效更为明显。综上,采用性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进行复合干扰迷向防治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综合考虑成本,建议田间使用性迷向剂胶条900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棉蚜和棉长管蚜取食噻虫嗪包衣棉花后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二者的抗药性机制。【方法】使用2、4 g/kg噻虫嗪包衣棉花,三叶期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取食0、2、6、12、24 h后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取食噻虫嗪包衣棉花叶片后,低剂量处理组的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细胞色素P450(CY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除棉长管蚜AChE外均先被诱导,而后被抑制,不同酶受影响程度不同。高剂量处理组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各解毒酶均被抑制;供试棉蚜AChE、CarE、CYP450、GSTs的相对活力分别为棉长管蚜的4.62、2.51、1.08、1.51倍。低剂量处理后棉蚜和棉长管蚜间AChE、CYP450、GSTs相对活力比短时内均升高,随时间延续又有所下降,而CarE则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高剂量处理后CYP450与CarE的相对活力比均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噻虫嗪低剂量种子包衣对蚜虫CarE和CYP450有短时的诱导作用,高剂量对各解毒酶均表现出抑制作用,CarE与CYP450可能是蚜虫对噻虫嗪解毒代谢的关键酶,棉蚜较棉长管蚜对药剂包衣棉花适宜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方法】在阿拉尔地区设计田间诱集效果试验,比较不同诱捕器类型、不同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不同高度和方位、不同性诱芯个数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诱集数量,研究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和性诱集的关键技术。【结果】梨小食心虫在该果园1年发生5代,苹果蠹蛾发生4代。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船型平板粘胶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好,诱集梨小食心虫总量为1 832头,诱集苹果蠹蛾总量为581头,其次为水盆诱捕器,但差异不显著;绿色和蓝色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差异不明显;当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时,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但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和2.0 m时,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0 m;西、北方位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显著优于东、南方位,其中北方诱集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西方诱集苹果蠹蛾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诱芯个数越多,诱集效果越好,但诱捕器安放诱芯剂量为1个、2个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使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可有效防治2种蛀果性害虫。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氟啶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杀虫剂和协同生物防治防控棉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氟啶虫酰胺对棉蚜的毒力,以供试药剂的LC25、LC50为处理浓度,采用浸叶法处理棉蚜,选取活体棉蚜作为十一星瓢虫的食物,分析对其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饲喂氟啶虫酰胺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后,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等参数及寻找效应均有一定影响,且随药剂浓度增加,对其捕食能力影响越大。饲喂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日捕食量及搜寻能力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十一星瓢虫1、2、3、4龄幼虫和成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0.38%、7.18%、2.19%、16.83%、1.41%,处理一头棉蚜所用的时间分别延长0.002 4 d、0.001 6 d、0.000 6 d、0.000 5 d、0.000 1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下降0.72、2.52、7.76、7.01、1.17头/皿。【结论】饲喂氟啶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的瞬时攻击率降低,处理棉蚜所用时间延长,日最大捕食量下降。其中饲喂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各虫态捕食功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