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TM的陕北黄龙山森林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林果产业发展较快,与粮食的竞争性和替代性加强。为了解粮食和林果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关联关系,进而为政府产业政策制定以及农户的种植决策提供参考,利用BEKK-GARCH模型估计了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粮食和林果价格波动的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和林果价格波动呈现一定的集群性,并且市场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方差脉冲响应结果显示粮食价格对波动冲击的反应较弱但调整时间较长,而林果市场则相反。基于以上结论,建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林果特色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规划建设进入加速阶段,土地利用是否合理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以甘肃省高台县侯庄村为例,对该村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在GIS软件支持下,选取耕地、住宅用地、林果用地和设施用地作为研究对象,从地形、道路和水系、现状3个层次,将高程、坡度、坡向、道路状况、水源条件和现状用地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方法对该村土地类型进行适宜性分析,并以此作为该村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依据,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化肥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化肥在中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远超其他国家。虽然田间试验已证明减少化肥施用量不会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但部分经济学者和粮食生产者对减少化肥施用量仍持谨慎态度。科学评价我国现阶段化肥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率,对国家层面制定合理的化肥施用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已有研究侧重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粮食产量与化肥投入量及其他因素的关系,而不同省份粮食生产力存在差异,并且化肥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率是动态变化的。故本研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更好地描述中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并更准确地反映不同阶段化肥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率。 【方法】 研究收集了1995—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粮食投入产出数据,分别估计了柯布道格拉斯和二项式函数形式的粮食生产函数的三种面板回归模型,并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方法对不同面板模型的优劣进行评判,最终判定随机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根据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求解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对化肥的施用量弹性系数,借鉴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利用粮食生产函数和化肥施用量弹性计算了化肥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率,据此评价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实际影响。 【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的弹性系数显著,固定弹性系数为0.17,可变弹性系数呈明显的倒U形变化趋势,说明化肥投入已经进入边际报酬递减阶段,继续增加化肥施用量无法实现粮食产量的增加;但由于化肥施用量弹性系数值较高,并且大于其他要素,表明化肥的增产效力不可替代。而化肥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则表明化肥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变化的贡献逐渐变小,趋向于0,说明化肥带来的粮食增长效应已不明显。2015年粮食投入产出数据分析结果也说明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并不会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减少,防灾技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其他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增加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结论】 建议在国家层面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通过调整施肥方式,优化施肥结构等措施提高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发挥技术要素对粮食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HJ-1/HIS L2级高光谱数据提取敏感反应森林健康状况的植被指数,用敏感性分析法筛选指标,建立评价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森林健康指数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不健康亚健康健康和优质健康,绘制健康状况分布图从小班和样地二水平验证该森林健康评价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在二水平上均与传统调查方法获得的结果显著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707和0.665该模型所得森林健康指数小于传统调查结果,但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