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6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省南部山区有大面积马尾松林,但由于长期滥伐,管理不善,资源逐年减少和退化。因此,作者进行了基因资源的收集工作,建立了700亩基因保存林,使优良遗传基因资源得以保存,并对其加以利用。试验表明,利用优良种源和优良无性系造林,可使木材产量提高10—20%。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落叶松是北方高寒山区的速生树种。1960年,林业部从朝鲜进口了一批落叶松种子,并委托河南省树业厅进行落叶松引种工作。以后,省林业厅种苗站、洛阳地区林业局,先后从东北、山西调进落叶种子,分别在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嵩县五马寺林场等,进行了落叶松引种试验。目前落叶松引种面积约一万余亩,生长良好,与华山松、油松相比,表现出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白榆种子园“一优双高”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在优良种源区建立白榆无性系种子园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综合技术,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则,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大型白榆种子园。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树木引种及早期选择风险魏鉴章,李国锋,李建祥,饶相如(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21世纪是生物科学大发展时期,引种将有广阔的天地。预测引种是否成功等到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早期选择技术在近二十年来普遍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近年来,国外森林生物量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它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生态系统科学的发展所推动,另一方面是林业生产发展本身的需要。传统的森林资源清查方法已不再能满足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全林开发利用的要求。对于森林的综合效益和资源潜力的定量估计,必须有森林生物量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总结与推广泡桐栽培技术及研究成果,河南省林园学会于3月11日至15日,在兰考县召开学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多来自生产第一线,共有44人。提交大会的成果,第一手材料多,内容丰富具体。会议结合现场参观,总结经验,重点讨论了泡桐育苗和农桐间作问题。育苗:按地区和要求不同有三种方法。一、插根育苗:一般容易成活,苗木质量较高,技术便于掌握和推广。插根育苗应注意种根  相似文献   
7.
<正> 在林业建设上,我省坚持以平原造林为重点,十余年来,我省大部村庄、城镇、道路、河流、水库等得到了初步绿化,森林复被率有所提高,森林的多种效益,在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多方而,已经显示出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加深这一认识,继续发展平原造林,现就平原绿化的多种效益,论述如下:一、平原绿化能使森林资源布局合理,是生产地方用材的重要基地。从我省森林资源结构状况阐明平原四旁绿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省属于少林缺  相似文献   
8.
<正> 一、黄淮平原绿化的意义发展林业生产,彻底改变自然面貌是平原地区搞好农业的战略任务.解放初期,我省黄淮平原有树木1.9亿株,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5%,1952年省抓了五条大型防护林带和大规模治沙造林,到1956年平原林木覆盖率已达5%,不少县市沙荒变绿洲.1958年因大办钢铁和"五风"的影响,豫东防护林遭到严重破坏,又出现"一场风沙起,遍地一扫光"的景象.1962  相似文献   
9.
<正> 泡桐是我省优势树种,每年育苗面积三十余万亩,占全省育苗一半以上,由于其技条生长属于假二杈分枝,干形低矮,全省多数一年生苗高2米左右,大部需要平茬,二年才能出圃.不仅降低了泡桐的经济价值,而且延长了苗木生产时间.近年来,广大林业工作者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培育高干壮苗,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临颍县固厢公社小师大队二亩予选一号泡桐,当年平均高5.14米,地径7.49厘米.午阳县吴城公社三队一年生兰考泡桐平均苗高4.9米,地径7厘米.为总结泡桐高干壮苗育苗技术,给泡桐苗木规格化,标准化提供依据,1979年以来,我们在分析我省埋根育苗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对临颍、许昌县和许昌市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我省乡土树种白榆的材积生长量、木材质量和抗逆能力,逐步实现种子经营集约化、供种质量标准化、育苗造林良种化的目标,我省林业育种专家们,经过十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孟县林场,建成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