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采用室内纯培养的方法,对油松枯枝病病原菌不同的培养基、温度、碳源、pH值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其次是燕麦片琼脂培养基(OA)、松针煎汁琼脂培养基(PA)和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A),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A)上几乎不能生长;病原菌对蔗糖碳源利用较好,其次为葡萄糖、D-果糖和乳糖,对麦芽糖的利用最差;菌落在pH5.0~10.0均能生长,在pH5.0~7.0时生长较好,为最适生长范围,pH6.0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病原菌在10~30℃均能形成可见菌落,20~25℃生长较好,其中25℃为最适生长温度,大于35℃时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处理法,对棋盘山2个常见树种油松、蒙古栎林下细小可燃物的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模型。结果表明:在75%湿度、不同温度梯度(15、20、25、30、35℃)下,各细小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都不同程度受到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平衡含水率与时滞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与枯枝和树皮的平衡含水率、时滞分别为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关系;与油松落针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分别为三次函数和四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辽东桤木(Alnus tinctoria Sarg.)防火林带下草本可燃物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辽东桤木林带的防火性能,为林业生产中防火林带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依据.采取林下设立标准地定期抽样调查草本植物种类,天平称量法测定可燃物负荷量.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辽东桤木防火林带下草本植物种类和个体种群数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坡向对草本植物种类分布有影响,东坡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少于西坡,上腹坡位少于中腹、下腹;随林龄增长,林下的草本植物负荷量是逐渐下降,15年生辽东桤木林下载荷量最小(54g·m-2).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室内纯培养法,对火炬树上的腐朽病原菌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在不同的培养基、碳源、pH值、温度、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试验.筛选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裂褶茵的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最佳碳源是果糖,最佳pH6.0,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为20~25℃,最佳光照条件是全黑暗.  相似文献   
5.
刺槐心材腐朽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沈阳地区刺槐心材腐朽病病原菌(编号为P1),并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P1为槐生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robiniophila(Murr.)Ryv.);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pH值为5~6,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此外,P1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为最佳,氮源以酵母膏最佳。  相似文献   
6.
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测定了自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20种沈阳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木枝条的降解能力.测定不同园林树木枝条样晶在白粑齿菌降解不同时间的重量损失率,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用标准划分法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白耙齿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降解90d时,稠李损失率最高,为58.54%;损失率y与降解时间x呈正相关,属于幂函数y=ax~b形式.白耙齿菌对稠李、锦带花,红瑞木和白桦降解能力强(Ⅰ级);对山桃、榆叶梅、水曲柳、丝棉木、黄檗和桑树降解能力较强(Ⅱ级);对山杏、紫厂香、连翘、水蜡、金银忍冬、栾树、山皂英、元宝枫和梓树降解能力中等(Ⅲ级);对银杏降解能力弱(Ⅳ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