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种子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应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和处罚,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及时有效地处理种子案件,应把握选准突破口、收集有效证据、依法进行处罚 3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农民在购种后积极索取发票,播种后保存好种子包装,以备在种子出现质量问题时有据可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假劣种子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农民依法申请田间鉴定的情况逐渐增加,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对不法商贩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在进行田间鉴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农民进行田间鉴定之后,得到的结果对自己不利,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损失了鉴定费。经过笔者对多年工作实践总结,认为农民在申请田间鉴定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谈引种驯化及其应掌握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实施,使真实标签制度代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的质量合格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高凤树 《种子科技》2006,24(4):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对违法种子造成的损失,农民依法申请田间鉴定的情况逐渐增加,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对不法商贩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是,在进行田间鉴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不注意鉴定地块的保护,有的填写鉴定目的和要求时表述不准确,有的不珍重自己选择专家的权利而轻易放弃,有的对受损害原因不清,盲目要求田间鉴定。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假劣种子坑农事件不断发生,但受害农民很少能得到应有赔偿,现将其产生原因与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优品种将成为丰富我国品种资源、补充品种类型的重要途径,引种驯化是加速所引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 引种驯化的内涵 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条件,任何一个作物品种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包括人工选育和人为发现)。因此,作物的生长发育就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物、当地生产水平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气候因素。引种驯化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所引进的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使其能够在当地应用。所以,引种必须经过驯化也就是适应性试验,才能够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农民对鉴定的程序不了解,是造成农民维权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2004年8月份,有几位农民带来3棵大白菜要求鉴定,原因是他们春季购买的白菜种子,5月初播种,经过细心管理,7月底收获时,发现白菜有问题,与经销商联系索赔未果,为了减轻全年的经济损失,将0.6hm^2白菜地翻耕,准备种下一茬蔬菜。由于没有保护好田间现场,无法进行鉴定,农民无法得到经济赔偿。检验机构多设在城市,农民往返奔波路远、花费高。对一些遭受重大损失的农民,鉴定费更是难以承担。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已经4年,在这4年当中,极大地促进了种子行业发展,种子管理与种子经营进行了分设,种子加工、包装、质量等方面提升了档次,种子管理工作者以及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为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贯彻执行《种子法》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好操作的问题,现提出进行商榷,为今后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子质量不仅是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生命线,还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优良品种质量过硬,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增收。我们根据近几年种子管理实践,认为要搞好种子质量管理必须从以下3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