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南高沙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我省玉米的主产区之一.随市场农业发展,玉米生产呈多样化,鲜食饲用兼有,中熟晚熟并存.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1999年我们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应不同茬口的最佳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米,随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专用优质小麦种植比例逐年上升。因小麦品质既依品种和生态条件而异,义与栽培措施密切相关,农民种植专用小麦,常会出现“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现象,不能很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同时电影响了农民种麦积极性及专用优质小麦的推广。为此,笔者特列出弱筋优质小麦、中筋优质小麦、强筋优质小麦三者种植注意点,籍此以助种植者正确认识、把握三类专用优质小麦生产注意事项,提升本地小麦品质及商品率。  相似文献   
3.
沿江高沙土地区"玉米、稻"种植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水稻是沿江高沙土地区经济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早春玉米接茬后季稻种植模式自上世纪70年代就在本地广泛应用,因气候环境因素,早春玉米低温难齐苗、后季稻低温翘穗等问题成为“玉米、稻”广泛推广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采用玉米塑盘育苗技术、地膜覆盖增温栽培、水稻稀播矮化育壮秧、高产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合理安排玉米、水稻生育期,实现了玉米、水稻单产双千斤,年单产比麦稻二熟增产粮食168.0kg,每亩年收入增加291.20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