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雪芹 《农业考古》2000,(3):195-200,227
自从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州以来,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使之在河南的种植迅速推广。明清两代,棉花在河南的种植一直呈发展态势,从平原地区向四周不断扩展。清代棉纺织业的兴起,对棉花的种植又是一个极大地促进,使豫省的棉花种植随处可见。清代末年,由于外国资本的输入,河南棉纺织业一度中落,但棉花种植的发展态势仍未改变,为解放以后棉花在河南的普遍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棉花主要有多年生木本和一年生草本两大类别。一种说法认为,多年生木本即是木棉,一年生草本是谓草棉,草棉是木棉不适应北方气候环境的一种很自然的生态反…  相似文献   
2.
3.
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稻作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至今,水稻种植一直持续不断。但因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不同,水稻种植的情况亦有很大差异。从总的趋势看,自先秦至明清,基本上经历了一个勃兴、发展以至衰落的过程,现根据河南省的自然条件及行政区划,分区论述如下:豫北区豫北区主要指省内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该区西北为太行山,地形以山地和山前丘陵为主,中间夹有几个小盆地,耕地大多分布在小盆地和沟谷丘陵地区。其南濒临黄河,为平原地带,是耕种指数最高的地方。主要河流有漳、卫、洹、丹、沁等,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