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泉芳  魏然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11,25(5):477-481
β-罗勒烯(β-Ocimene)是一种单萜挥发性有机物,亦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通讯信号分子。为了进一步研究β-罗勒烯的作用机理,需要获得β-罗勒烯合成酶基因表达沉默的实验材料。根据TAIR网站上公布的β-罗勒烯合成酶信息,从美国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购买该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材料,运用双引物法对这些突变体进行了T-DNA插入位点的鉴定,获得8株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体,该结果为深入研究β-罗勒烯的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会宁县柴家门镇进行了地膜多次利用穴播胡麻不同行距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穴播行距的降低,胡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合适的种植密度是协调单株和群体生产力矛盾的关键,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保证。作为调控群体特征措施的行距及密度,在现阶段生产水平下,旧膜穴播胡麻穴行距以13.5 cm,即每幅9~10行,密度50.25万~55.8万穴/hm~2为宜,就可保证基本苗360万株/hm~2、茎数690万个/hm~2的高产群体所需。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灌溉时期和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胡麻产区节水灌溉提供参考。【方 法】设置 3 个生育期(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期)不同灌溉次数(各时期 1 次、以上任意 2 个时期各灌溉 1 次、 3 个时期均灌溉)的灌溉处理,评估不同时期、灌溉次数对胡麻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年 降雨量 220 mm 左右的干旱地区,灌溉对胡麻生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各灌溉处理比不灌溉对照增产 2.5%~75.1%; 单次灌溉处理平均产量为 1 321.5 kg/hm2 ,二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375.5 kg/hm2 ,三次灌溉平均产量为 1 870.5 kg/hm2 ,比对照(1 068.0 kg/hm2 )分别增产 23.7%、28.8% 和 75.1%;枞型期灌溉处理(含单次和多次灌溉)比 枞型期不灌溉处理均表现为植株更健壮、抗折力更高。各灌溉处理下胡麻粗脂肪和 α- 亚麻酸含量均低于不灌溉 对照,降幅分别为 2.22%~6.96% 和 0.21%~9.44%。【结论】从灌溉次数看,灌溉 3 次(枞型期、初花期和灌浆 期各灌 1 次)是该地区胡麻种植的有效灌溉措施,纯收益最高,比不灌溉增收 4 807.5 元 /hm2 ;从灌溉时期看, 枞型期灌 1 次的灌溉产投比最高、为 4.06,增产效益好,可达 3 次灌溉处理收益的 97%,可作为该地区节水灌 溉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黄河灌区水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胡麻新品种,加快当地胡麻品种更新换代,助推胡麻产业发展,在靖远县刘川镇对新引进的8个胡麻新品种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及丰产性的研究分析,筛选适宜在白银市灌区水地栽培的胡麻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研究表明:陇亚15号、定亚25号、晋亚14号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宁亚21号、伊亚6号、晋亚15号综合性状良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搭配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