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海盐县在蚕茧生产上针对蚕业劳动力外流,桑园抛荒弃管,蚕种饲养量下降,蚕茧质量严重滑坡,蚕业经济效益不佳的实际,于2011年开展了以提升蚕业生产经营效益,稳定蚕茧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工作。蚕业生产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扩大优质茧生产与提升亩桑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的努力,蚕业生产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蚕茧质量有了明显好转,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增长,蚕农生产信心有了一定提高,为全县蚕茧生产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2011年海盐县晚秋蚕茧质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蚕农的技术培训,要充分发挥优质优价的导向性作用,引导桑园向规模集中发展,提升蚕桑生产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4.
浙凤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与限性卵色系杂交育成的单交品种.经小区和大区试验对比,该品种龄期较对照区长12 h;食桑性较好,蚕体略大,500 g熟蚕较对对照区减少9条;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区增加3.0 kg以上;解舒丝长、清洁、净度等丝质指标高于对照.该品种在农村饲养表现优良,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由于雄蚕具有饲养效率高、强健好养、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且雄蚕产丝量多,茧层率和鲜茧出丝率均高于雌蚕。雄蚕丝纤度细、偏差小,利于缫制高档生丝,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专养雄蚕是传统蚕桑业的重要技术提升,近年来雄蚕新品种也不断涌现。华菁×平72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高丝量雄蚕品种,为了比较与了解该新品种的特性及其在海盐的适应性,海盐蚕业管理站于2011年春蚕始引进试养,现将试养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县晚秋蚕发种时间为9月24日,收蚁时间为9月26日。在收蚁后的1、2 d内,全县8个乡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面积农药中毒死亡现象。据统计,全县在9月26~28日中毒死亡的蚕种数达2095张,涉及农户1911户,占所发蚕种的11%左右,中毒严重的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春蚕期,在我县蚕桑主产镇通元镇大面积发生了血液型脓病。该镇14个行政村4459户饲养的7490张蚕种除少部分零星发病外,其余均出现了10%以上的发病率。在该病发生最严重的长山河村6组中,29户农户共饲养的73张蚕种,该病发病率最高达80%,并有农户颗粒无收。据统计,该镇当年春蚕平均产量42.81 kg,较其余7个镇(街道)平均51.07 kg低8.26 kg,减幅16.17%,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  相似文献   
8.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蛋鸡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维持一定的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养殖户经常遇到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其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中秋蚕不结茧发生率在海盐县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全县中秋蚕受不结茧蚕的影响,从1999年的26.1kg/盒,到2003年的26.61kg/盒,产量一直较低。2004年中秋蚕饲养蚕种45798.25盒,收购蚕茧1350t,盒种收茧29.47kg,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各乡镇生产情况看,5龄以前生长发育都较正常,但上蔟以后各乡镇不同程度地发生熟蚕上山后不结茧的现象,个别村发生面相当广,超过50%,严重的蚕农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当地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生产调查情况,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防治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