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鄂杂棉28号叶面喷施锌肥,研究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每次以5g/L的浓度喷锌,随着施锌次数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鄂杂棉17号的品种特性以及需肥特点,提出了鄂杂棉17号在长江流域棉区栽培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要点,在生产中应用,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有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5)第160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7003。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GS鄂杂棉28号,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8019。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栽培目标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像棉花生育期较长、田间管理较为复杂的作物,实施目标控制可以让棉农克服规划盲目性、操作随意性的弊端。江汉平原以种植植株疏散的杂交棉为主,总体目标为:密度1200株/667m2,株距1.1m,行距0.5m,单株果枝20层,单株成桃43个,平均单铃重5.Og,衣分39%,皮棉100kg/667m2。考核指标:摹、叶、蕾、花、桃、絮毕长发育旱“S”形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5.
2003~2010年,在对洞A核不育系的杂交转育中,发现了棉花光敏感核不育系后,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三亚冬繁自交和荆州短日照处理,均能结铃,在荆州常日照条件下无花粉,证明该系为光敏感核不育。将该不育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其F1代均可育,且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旱灾、涝灾、低温冷害三种灾害对棉花的生理影响,提出选用抗性品种、完善排灌水利设施、及时松土扶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科学的防御灾害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以降低灾害对棉花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1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为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鄂杂棉28号。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核不育系杂交组合F1经济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究利用陆地棉核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在经济性状方面的优势及遗传特点,采用3个陆地棉核不育亲本与4个陆地棉可育亲本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2个F1杂交组合及对照经济性状进行表型方差分析,利用加性-显性(AD)模型,对其亲本及12个F1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同时对经济性状进行遗传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性状方面,F1组合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育系2、可育亲本48784特殊配合力和一般配合力均较高,可选作优良杂交亲本;经济性状的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比值较大,单铃重、衣分的狭义遗传率在70%以上,早代选择有效;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的狭义遗传率在25%以上、显性方差占表现总方差的比值达到极显著水平,这3个性状宜在偏晚世代选择,并且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除衣分与籽棉产量加性遗传相关不显著、单铃重与衣分加性遗传负向极显著相关外,其他成对性状加性遗传相关均达到了正向显著水平以上;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之间及单铃重与衣分的显性相关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育系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为丰  相似文献   
10.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1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为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鄂杂棉28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