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作物养分含量分析,确定了河西地区小麦、玉米生产上测土配方施肥的可靠养分吸收参数,系统研究了河西灌区农田主要养分投入产出状况.连续24 a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连施化肥(NP,NPK)土壤氮素投入产出盈余率前期(1982-1990年)为8.6%~19.1%,最高时期(1997-2005年)的表观盈余率平均为29.0%~48.5%,扣除氮素损失后为负平衡;磷素化肥投产始终为正平衡,平均盈余率为57.4%~68.3%.钾素化肥投入不抵作物携带量,投产为负平衡.平均盈余率为-58.7%.说明连施化肥氮、钾养分投入不足.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长期配合平衡施用(MNP,MNPK),氮素平均盈余率56.3%~61.5%,扣除氮素损失后为正平衡,盈余率平均为9.4%~10.9%;磷素投产为正平衡,平均盈余率高达249.9%~265.7%;钾素投产为负平衡,平均亏缺19.9%.有机肥连施钾素亏缺45.0%.增施化学钾肥,适量减少化学磷肥,保持氮素化肥投入水平,配施有机肥是科学的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河西灌区鹰嘴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河西灌区鹰嘴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关于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系统工程学中最佳模拟配合法的原理,通过研究高粱密度、施氮、施磷三项农艺措施对高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从中选出最佳农艺措施,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纯氮对高粱产量的影响最大、密度次之,施P_2O_5对高粱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根据河西地区气候和土壤情况,介绍了花椰菜在河西地区的栽培和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张甜椒1号是由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张掖市优立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甜椒一代杂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性优良、商品性优良,其青熟果符合东南沿海夏秋淡季市场对甜椒的要求, 老熟果则适于脱水加工,2013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已在甘肃河西、内蒙古等地累积推广13.4 hm2.  相似文献   
7.
加工番茄新品种优立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工番茄新品种优立2号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AT126为母本、AT14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在2009—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23 388.7 kg/hm2,较对照品种里格尔87-5(CK1)增产29.2%,较对照品种屯河8号(CK2)增产20.4%。在2011—2012年的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总产量为121 948.5kg/hm2,较对照品种里格尔87-5增产28.1%。该品种中晚熟,生长势强,单株平均结果数38个,果实近圆形,成熟果红色,平均单果重87g。果实番茄红素含量168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抗白粉病、叶霉病、疫病。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加工番茄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加工番茄是番茄中的一种栽培类型,主要特点是矮化自封顶,栽培时不搭架不整枝。一般株高30—90cm,分枝数多,匍匐、直立或半直立生长.花期较集中,果实多数椭圆形,比普通栽培番茄略小,一般30~120g,果皮比普通栽培番茄厚,耐贮藏运输,主要用途是送人加工厂加工处理,加工产品主要是番茄酱。研究证明番茄中维生素和番茄红素含量在各种果蔬中最高。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水平对啤酒大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氮、磷化肥不同施用量在啤酒大麦甘啤4号上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河西走廊种植甘啤4号化肥用量为N112.5kg/hm^2、P20575kg/hm^2时,产量可达7937.5kg/hm^2、蛋白质含量10.9%。  相似文献   
10.
以生产中综合表现良好的鹰嘴豆品种陇鹰1号为对照,对5份综合性状优异、产量较高的鹰嘴豆资源材料进行了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均以张鹰5号和张鹰7号产量表现较高,均较对照品种陇鹰1号增产。其中乌江镇永丰村试验点分别增产17.65%、20.00%;新墩镇分别增产20.28%、16.00%;花寨乡分别增产11.55%、16.34%。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鹰嘴豆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价值(D值)以张鹰7号最高,为0.808 5;张鹰5号次之,为0.664 1。这2份材料丰产性较好,适合在河西地区种植。综合分析表明,5个鹰嘴豆材料在乌江镇永丰村整体表现最好,其中张鹰5号和张鹰7号折合产量均高于3 400 kg/hm2,增产显著,这2个品种可在该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及示范推广,也可在该地区进行多品种筛选和鉴定评价研究;新墩镇试验点整体产量中等,其中张鹰5号和张鹰7号折合产量均达到3 000 kg/hm2以上,说明新墩镇地区的气候条件可筛选种植部分品种;花寨乡试验点折合产量均偏低,说明鹰嘴豆不适宜在该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