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津育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基于传统畦灌的不同灌溉方式对灌溉水在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渗灌减少了水分深层渗漏量和土面蒸发量,增加了植株蒸腾量,促使更多的水分被植株吸收利用。滴灌和渗灌分别比常规灌溉增产11.6%和15.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9%和68.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观赏盆桔常规促花与环割促花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桔环割促花比传统促花效果好,环割后能在大暑至立秋期间正常开花,其果实能在春节前达到商品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3.
灌溉方式对温室黄瓜灌溉水分配及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为了揭示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灌溉水分配及硝态氮运移的影响,该文以津育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畦灌、滴灌和渗灌3种灌溉条件下灌溉水的去向、硝态氮淋洗、根层土壤硝态氮运移、根系分布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滴灌和渗灌减少了水分深层渗漏量和土面蒸发量,增加了植株蒸腾量,促使更多的水分被植株吸收利用;滴灌和渗灌分别节水25.9%和32.0%,增产11.6%和15.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9%和68.7%;并减少了硝态氮的淋洗量,促使养分更多的分布于根层,对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滴灌、渗灌和畦灌3种灌溉方式下的地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黄瓜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对温室环境有较大影响,灌溉后的差异更明显。与畦灌相比,渗灌处理白天地温可提高3.73℃,滴灌处理提高2.27℃;白天气温滴灌处理提高4.35℃,渗灌处理提高2.36℃,夜间渗灌处理的气温平均比畦灌处理提高0.5℃左右;相对湿度滴灌降低5%,渗灌降低9%;根长和根长密度,渗灌和滴灌处理明显优于畦灌处理,盛瓜期0 cm~15 cm的根长以滴灌的最长,达440.17 cm,畦灌的最短,只有269.28 cm;15 cm~30 cm根长,渗灌处理最长,畦灌处理最短。黄瓜植株生长状况和产量,渗灌和滴灌处理都极显著的高于畦灌处理,提高了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0.3%多抗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推广0.3%多抗霉素水剂。[方法]在广西岑溪市稻瘟病常发区对该药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0.3%多抗霉素水剂3000 ml/hm2和2250 ml/hm2对叶瘟的防效分别为87.92%和87.33%,对穗瘟的防效分别为91.17%和91.15%,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春雷霉素WP 700 g/hm2的防效。[结论]0.3%多抗霉素水剂安全性好、防效高,可推广示范,建议使用剂量2250~3000 ml/hm2。  相似文献   
7.
韦彦 《乡村科技》2020,(9):107-108
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倡导结合多种理论、多种技术,采取多种措施来切实避免病虫害对植物的侵害,进而构建综合治理防范机制。本文首先阐述植物保护的意义,其次分析植物病虫害防治分类与防治原则,最后深入探讨植物病虫害的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三环唑·烯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675~750 g/hm2范围内,其对叶瘟的最高防效为90.29%,对穗瘟的最高防效为75.23%,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当,明显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而且对水稻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