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熊蜂授粉的优势及现状自然花粉授粉中,授粉昆虫承担着主要的作用,具有授粉均匀、畸形果少、低成本、省时、省力等特点。熊蜂作为多种植物,尤其是茄科和豆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现已实现周年化繁育,可在任何季节为设施瓜果蔬菜进行授粉。早在20世纪末,已有专家指出我国现代温室需要熊蜂授粉。相比蜜蜂,熊蜂更耐低温,当温度达到8℃~10℃时,熊蜂就可正常活动;熊蜂趋光性较差,在设施大棚内很少撞击大棚,可专心地在温室内进行采集授粉;除此之外,熊蜂还具有独特的优势,可进行振翅授粉,非常适合番茄等茄果类植物的授粉;熊蜂体表绒毛丰富,飞行速度快,飞行距离远,授粉效率更高。因此,基于我国目前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作物对熊蜂授粉的需求量巨大。  相似文献   
2.
以5种偃麦草属牧草为试验材料,在增施氮肥后测定其株高、分蘖数、鲜草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后5种偃麦草属牧草株高、分蘖数、鲜草产量都显著增加。说明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偃麦草属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来自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不同地区的8种禾本科牧草幼苗为材料,分别在15、5、0、-5℃下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其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8种禾本科牧草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物种上升幅度存在差异;而在POD活性、Pro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不同物种间变化幅度差异较大。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8种牧草抗寒性表现为细茎冰草老芒麦沙生冰草蒙古冰草多变鹅观草冰草黑药鹅观草大芒鹅观草。  相似文献   
4.
为挖掘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干旱胁迫响应的bHLH基因,本研究在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蒙古冰草bHLH基因进行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域及基序、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同时对不同干旱处理条件下的bHLH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23个具有完整bHLH保守结构的蒙古冰草转录因子,蛋白大小在87~699 aa之间;分子量在0.98~7.56 kD之间;脂肪族指数和理论等电点分别在54.33~96.96和4.76~9.68之间。23个蒙古冰草bHLH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预测全部在细胞核中;bHLH基因含2个保守结构域,碱性区含有高度保守序列Glu9、Arg-10、Arg-12、Arg13,螺旋区内Arg-23和Arg-41高度保守。进化树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DN18916_c0_g1、DN23825_c0_g1、DN20889_c1_g1、DN21712_c0_g1、DN25383_c0_g4;另一类为DN16122_c0_g3、DN27532_c1_g3、DN27156_c1_g2、DN211-64_c0_g1、DN22283_c0_...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的修复与安全利用,在河套灌区轻中度Cd污染农田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钝化剂处理的大田试验,7种钝化剂分别为生物炭(BC)、海泡石(SEP)、膨润土(BE)、坡缕石(PA)、腐植酸(HA)、硅酸钠(SS)、硫酸锰(MN),以不施用钝化剂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生物量、各器官Cd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比较了不同钝化剂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2020-2021年,SEP和SS处理较CK增产显著,增幅为11.09%~81.49%,各器官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籽粒及根增加显著;SS处理显著降低叶部Cd含量,降幅为26.75%,SEP处理显著降低籽粒Cd含量,降幅达47.62%。钝化剂处理下,各部位Cd富集系数均<1,根部到叶部Cd最高。小麦籽粒Cd含量与茎中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茎向叶部、根向穗部的Cd转运系数呈显著的正相关;2年茎的Cd富集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均有显著正效应,穗到籽粒、茎到叶的Cd转运系数对籽粒Cd富集系数影响最大。海泡石和硅酸钠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降低了植株Cd含量,抑制了Cd在植株体内的转运富集;内蒙古河套...  相似文献   
6.
牧草遗传变异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雪峰  易津 《种子》2007,26(12):39-44
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等方面对国内外牧草资源遗传变异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不同遗传标记技术的优缺点,简单叙述了我国对牧草资源遗传变异研究的缺陷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牧草遗传变异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蟾蜍俗称癞哈蟆,它脱下的纯天然蟾衣是贵重动物药材,市场俏销。近两年来,湖北省随州市雷氏种养基地在人工养蟾脱衣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较好地解决了脱衣过程中的时间难以控制、脱衣不完整、蟾衣薄等问题,他们的做法主要是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8.
四翅滨藜为藜科滨藜属植物,具备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性,是植被修复、沙化治理、土壤改良的先锋植物,也是重要的牧草资源,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为了充分挖掘及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本文从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讨论了其开发利用前景及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在抗逆基因挖掘、优质品种培育、饲料研发及产业链化生产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为四翅滨藜在我国合理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品种关:用来脱衣的蟾蜍要个头大,肉肥、健壮、无伤,这是提高蟾衣产量的基础,宜选择中华蟾蜍、黑眶蟾蜍、盘谷蟾蜍、头盔蟾蜍、喜山蟾蜍等种群大、分布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低温胁迫对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细胞伤害率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增加;中间偃麦草伤害率最小,叶绿素下降幅度最低,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