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陶乐明 《农技服务》2014,(5):211-211,210
<正>水稻播种前要经过一系列的种子处理,确保水稻苗齐苗壮,为水稻生产提供足够数量健康的秧苗打好基础。播种前水稻晒种、选种、种子消毒.发芽试验等程序是重要环节。一、晒种与精选(一)播种前进行晒种晒种的方法一般是将种子薄薄地摊开在晒垫上,晒1~2天,勤翻动,使种子干燥度一致。晒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主要原因在于(1)晒种可促进种子的后熟和提高酶的活性。水稻种子收获后,虽然经过晒干扬净后再进仓,但由于成熟度和干燥度不  相似文献   
2.
<正>一、蓝莓种植园的选择及定植1、园地种植前的选择及要求(1)土地条件种植蓝莓的土地宜选择土壤疏松、壤质或沙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地形以平地和10度以下的缓坡度最为合适,忌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蓝莓适宜的土壤pH值为4~5.5,最适土壤pH值为4.0~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  相似文献   
3.
安徽沿江稻区单季杂交水稻高产肥水运筹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推广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在安徽沿江稻区开展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肥水运筹示范提出了水稻的高产肥水运作模型。[结果]试验单季杂交稻的平均产量为10575kg/hm^2。试验秧苗生长健壮,单株分蘖和单株绿叶多,根系入土较浅,主茎扁且基宽适度,二次分蘖率高,叶蘖同伸性好,物质积累多。试验水稻个体发育健壮,根系发生量大,茎基粗壮。试验水稻群体田间封行期推迟。通风透光好。试验水稻始穗至齐穗的间.隔期为2~3d,基本同时抽穗,主茎带穗多,每穗颖花总量发育充足,相对均衡性较好。灌浆结实期干物质输转谷穗率高,乳熟生长阶段完成理论产量积累60%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单季杂交水稻在安徽沿江稻区的高产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芜湖市水果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芜湖市水果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发展水果产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芜湖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艳  陶乐明  刘枫  赵俊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73-14074
[目的]为钾肥在安徽沿江地区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芜湖县进行田间试验以研究安徽沿江地区土壤的钾素状况和施钾效应。[结果]当氮肥施用量为220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分别比对照增产4.73%、9.46%和12.78%。当氮肥施用量为286 kg/hm^2时,施钾处理的水稻的最高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5.61%。新复极差测验表明,高氮高钾处理的增产幅度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同等施氮水平下,施钾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高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达52.56%,表观平衡出现微亏8.42 kg(K2O)/hm^2;常氮高钾条件下,钾素利用率明显下降,表观平衡出现盈余41.10 kg(K2O)/hm^2。水稻收获后土壤缓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水稻种植前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不一。[结论]在氮肥相应增加的基础上,该地区同等肥力土壤的推荐施钾量为169 kg/hm^2。  相似文献   
7.
总结介绍繁昌县2010—2012年实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效与主要做法以及经验与启示,并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陶乐明 《农技服务》2013,30(5):442-443
从水稻壮秧剂及其在旱育秧上的作用、水稻壮秧剂的使用方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水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