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土壤在陆表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土壤的理化特性会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同时也会对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限制。本文从青藏高原的脆弱生态情况出发,围绕土壤有机质、土壤温、湿度和土壤氮、磷、钾,阐述土壤理化性质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浅析不同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寒地荒漠生态系统)土壤理化特征,并对脆弱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从生态系统能量和元素平衡的角度,揭示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调控机制。总结近年来在我国西藏地区针对植物、凋落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相关研究表明,植物-凋落物-土壤-土壤微生物系统C、N、P化学计量具有较强相关性,并受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和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植物生长主要受N元素的限制,C、P极度下降时N含量升高,植物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内稳性;土壤养分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效应;受海拔高度和温度的影响,微生物对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较贫瘠的原因。关于植物-凋落物-土壤-土壤微生物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今后可在多尺度、不同生态系统下进行长期的、多因子交互控制试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