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用地主要表现在对高岭土的使用上,为了节省土地,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高岭土的使用量;为了维持和扩大瓷业生产,就必须保护现有的高岭土资源和开发新的高岭土资源.在保护和开发高岭土资源的过程中,瓷业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的窑户在永和镇凭借它的经济实力优先使用土地,但是窑户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土地,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农业相对于瓷业来说,是个弱势行业,在市场作用下,被迫出让土地给瓷业,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土地过程中,又显得过于缓慢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西班牙人急于从中国的陶瓷、丝绸商品中获得巨大的利润,由于西班牙的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他们只能使用白银购买中国商品。驾驶一艘装有白银的空船飘过太平洋是极其危险的,于是番薯作为压船之物,运到了菲律宾。在菲律宾有众多的爱国华人,其中一些有心人把番薯引种到中国,这是在1565年到1593年之间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古葵,大叶片,一年四季可食用,可腌制成咸菜,还可护足,根据这些特征分析,古“葵“即今冬寒菜、盖菜是也.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腌制食品的民族,这可以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民间腌制食品的传统方法、考古学的成果中得到证明.中国农村食品腌制的方法十分多样,都是围绕着脱水、隔氧、加味三大原则进行的.食品腌制方法的发现,扩大了食品收藏的范围,延长了食品收藏的时间.食品腌制技术保证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食物基础,为中国文明程度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创造了条件.腌制食品的传统养成了中华民族沉稳、平和,遇事不惊的理性性格.  相似文献   
6.
茶杯随俗考     
中国种茶、喝茶的历史悠久,随着人们品茶水平的提高,专门用于喝茶的杯子出现了,在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多种材质、多种造型的茶杯、有的昙花一现就消失了,有的则经历了数百年而基本造型仍不变,本文探究的主要是瓷质茶杯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江西自明末引种番薯后,经过近50年左右的发展,至清康熙中期,人口极度过剩,湖南和西南地区地多人少,便于种植番薯,于是便成为江西移民的天堂。在异地他乡,江西移民们为了团结互助,为了淡化乡愁,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于是普建万寿宫。一个万寿宫就是一个江西同乡会馆、一个江西移民点。本文根据这些万寿宫建立的时间、分布的状况,揭示明清时期江西移民对西南开发贡献的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