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毒蛾在稻田暴发问才干,陈海新(江苏高邮市植保站,225600)芦毒蛾Laeliacoenosa(Hubner)又名素毒蛾,幼虫主要取食芦苇和荻的叶片。1993年芦毒蛾在水稻田暴发,为我市历史罕见。全市共计发生面积60多万亩,以近芦荡地区发生较重。1...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抗优80上的虫量达不到防治指标,不需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高邮市开始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2001年面积达到7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6%,已取代了传统的栽培模式.与此同时,水稻秧田病害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为害程度日趋加重.从1998年开始,我站通过调查、试验,初步掌握了水稻秧田期主要病害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并积极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资料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背飞虱爆发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淮稻区白背飞虱呈迁入代至主害代的爆发型相,发生程度为基数决定型。根据白背飞虱历年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和灯下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证明江淮稻区主害代(2代)发生程度与迁入峰后7月15日白背飞虱总虫量显著相关(R2=0.7107),并分别建立白背飞虱预警指标。以为害损失5%以下为标准,主害代高峰期虫量为15头/穴,比原防治指标稍宽。由此提出病虫兼治的防治对策和技术规范,比原传统方法少用药1次。  相似文献   
5.
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纵卷叶螟是高邮市水稻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年发生4代,2代为迁入代,一般6月下旬开始迁入,迁入期一直持续到8月上旬。迁入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迁入量的大小是决定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3代为主害代,4代为迁出代。1998年稻纵卷叶螟大暴发,为控制危害,共...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灰飞虱大爆发的情况下,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邮市直播稻扩种原因分析及配套植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汀苏省高邮市直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杂草发生、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对直播稻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高邮市近几年来水稻肥床旱育秧田病害种类、发生规律,提出了在"选用抗病品种基础上,推广栽培防病,实施药剂防治"的防治对策,并积极应用于生产,对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北杂交稻区褐稻虱为害损失及防治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1990-1991年试验认为,苏北稻区褐稻虱防治指标10头/穴是适宜的,不能放宽。在防治中8月初卵孵盛期施用“四合一”,可达到多病虫兼治目的。本试验1991-1992年在高邮、宿迂、铜山、海安、东海5县推广750万亩,在苏北地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茄黄萎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邮市蔬菜面积有所增加 ,1 996年开始 ,东墩、武安等乡镇大面积推广棚室蔬菜栽培 ,其中早春茄已成为大棚栽培的主体品种。 1 997年东墩乡腰圩村发生茄子黄萎病后 ,随着棚室栽培技术的推广 ,茄黄萎病逐年加重并成为茄子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从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