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农用化学品及废弃物对土壤环境与食物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农用化学品和废弃物(化肥、农药、酸沉降、污水污泥、畜禽粪便和“三废”等)利用现状及其对土壤环境污染与食物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温州生态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从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构建基于GIS生态园管理系统。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以SQL Server 2000作为统一数据库管理工具,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客户端应用平台,利用组件GIS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结合生态园景点资源评价、线路分析等应用模型实现基本地理信息功能与专业应用模型的有机集成,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管理支持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通过研究探讨松阳县全县域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实践,形成了较系统的县域产地环境调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功能区划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技术方法和措施,有效推进了松阳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海宁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的分级评价。评价得出的耕地分布状况和属性信息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内的"3S"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不但提高了研究效率,同时也使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表达更为直观,取样更具代表性、合理性,分析结果更为精准可靠.选用地统计分析(Geostatistical Analyst)理的反距离权重法(IDW)和克里金(Kriging)模型进行土壤养分空间插值,使其分析结果的公共认可性得以保证."3S"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会是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果树,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在实际种植中也兼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杨梅的科学化种植管理工作,实现杨梅生长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把握种植技术要点,可以有效确保杨梅产量和品质。褐斑病作为杨梅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类型,会对杨梅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内容,加强病害预防管理,为杨梅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杨梅种植实际,对其具体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褐斑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缓释肥料的玉米肥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研制的缓释肥料具有环保、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酰胺(PAM)生产的缓释肥料可以增产0 76%~12 82%,增加经济效益179 5~579元·hm-2,对玉米生长中后期的性状也有很大改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缓释肥料。表3参7  相似文献   
8.
保水剂对肥料淋失和百喜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保水剂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农业材料,广泛地应用于草坪、种子包衣、果园、植树造林等领域.试验研究表明,保水剂聚丙烯酰胺(PAM)与肥料混合后施人土壤能减少肥料P和K的淋溶损失分别为27.0%~36.8%和11.5%~17.7%.在林下播种百喜草时,施用PAM能提高鲜草产量30.5%.  相似文献   
9.
研究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层土壤碳库变化,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围垦年限、土壤类型演变及典型种植模式条件下,滨海围垦区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规律。2007—2009年,共调查采集了浙江省慈溪和余姚2市北部滨海围垦区域内耕层(0~20cm)代表土样2 353个。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和GIS空间插值算法,分别计算各因子之间的重要性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围垦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值9.78g/kg,变化范围在1.04~38.22g/kg之间,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不同种植模式或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种植模式"稻-稻"及土壤类型为在水稻土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8.13g/kg和21.42g/kg;而在"菜-菜""果园"种植模式与在滨海盐土、潮土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碳较为接近(介于8.30~9.48g/kg之间)。在不同围垦年限下,有机碳平均含量在7.14~10.96g/kg之间;除1724—1918年外,在其他围垦年限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围垦年限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机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稻"与"菜-菜","稻-稻"与"果园"之间有机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具有较高解释能力(22.87%),其次是土壤类型(8.68%)和围垦年限(4.12%),并且土壤类型与围垦年限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r=0.64,P0.001)。研究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变异上呈现中北部较低,西北和东南部较高的特征,并与种植模式的分布差异基本一致,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变化,而围垦年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运用土壤类型法和GIS估算法对2009—2012年间所采集的145个土壤剖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对土壤类型法与GIS估算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并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土壤碳库。结果表明,浙江省陆地土壤碳库约为081~083 Pg,平均碳密度约为808~837 kg·m-2,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差异较大。浙江省土壤有机碳密度以金衢盆地至台温沿海的东南向条带状区域为低值中心,并沿向北、向西、向南3个方向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