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根据河西走廊近年来水资源研究中比较一致的结果,计算了各县市的绿洲年、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实际水资源。采用气候学方法对各县市林木生长的蒸散耗水量进行了估算。提出了“实际干燥度”和“实际湿润度”的概念,并根据后者确定了河西走廊各县市绿洲不同气候植被区林木的适生程度,以及应当选择的乔、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3.
<正> 1.各地的实际水资源河西走廊年降水量仅有35-200mm,呈半荒漠和荒漠景观。但横亘其南侧的祁连山区降水量较多,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的山区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河西走廊平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的2.3、2.7、3.6倍。据兰州沙漠研究所的资料,源于祁连山区的57条大小内陆河流,平均每年为河西走廊提供约69.96×10~8m~3的出山径流量,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水资源是河西走廊内陆干旱区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了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不少研究者曾先后对河西走廊的水资源进行过多次的计算分析。但这些工作直到目前都是以全走廊或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流域为研究范围而进行的,其结果既笼统又各不相同,很难为各县市农林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生产措施的制定提供详细的科学依据。特别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的构成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规律认识不清,过高估算了实有水资源的数量,使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调。  相似文献   
5.
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1951~1990年的光能,气温,降水和风等资料分析,得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光能资源丰富,冬冷夏暖,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积温较少,降水少,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匀,土壤蒸散强烈,风多风大,水热光组合失调等,并较详细地评述了这些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对林木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祁连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年降水量乔木林年蒸散耗水量,据此确定了洪足乔木林需水的高度带。分析得出年内最热月平均气温10℃和6℃,分别是乔木林和灌木林生长的下限温度指标。根据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的分布,确定海拔2500-3200m中山区适宜发展乔木林,海拔3200-3700m亚高山区适宜发展灌木林,其余山区只能生长草类。  相似文献   
7.
8.
祁连山北坡水热条件对林草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昌毓 《山地研究》1993,11(2):73-80
  相似文献   
9.
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降水资料分析,得出其降水资源的主要特征是:降水量少,水热光组合失调;降水变率大,易干旱也可能洪涝;降水年内分配不匀,干旱时段明显等,并较详细地评述了这些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还提出了农业生产充分利用降水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甘肃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水分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气候学方法计算了甘肃黄土高原林木生长期的蒸散耗水量,与实测资料对照表明,计算值较符合实况.根据乔木生长期的耗水量指标,以及降水量和水土流失的观测资料,对甘肃黄土高原乔木生长期的水分条件进行了较详细地评述。提出了“实际干燥度”和“实际湿润度”的概念,并根据后者确定了甘肃黄土高原各类气候植被区林木的适生程度,以及在各种地形下应当选择的乔,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