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丹阳部分地区耕地质量下降、水利设施损坏严重、田间灌排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致使资源利用率降低、农本增加、产量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出现大幅度滑坡,直接影响了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文介绍了丹阳市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实施的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草酰胺及草酰胺尿素复配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阳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1°44′~32°09′、东经119°24′~119°54′。全市土地总面积1047.44km^2,耕地面积5.35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8.51万hm^2,小麦种植面积3.13万hm^2,小麦单产300余kg,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丹阳市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概况,并总结了其应用措施,主要有:筛选优良机型;强化生产工艺,明确技术流程;开展试验示范等。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近50年来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10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源库关系和株型的差异。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水稻单产显著提高,之后提高的幅度趋于平缓。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结实率、千粒重的遗传改良效果不显著,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这是产量提高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水稻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同时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收获指数略有下降,但干物质生产能力继续增加。品种演进使株型得到改良,顶3叶的叶长、叶角明显减小,穗部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增加,粒叶比也得到提高。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的品种株高明显增加,基部节间长度逐渐减小,直径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丹阳市珥陵镇新庄村品种展示基地对10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综合性测试,以期筛选出适宜丹阳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的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产量、熟期和抗逆性等因素,明麦133、镇麦15可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扬辐麦15、扬麦28可进一步试验示范种植,而扬辐麦5145的综合表现虽较好,但因其尚未审定,建议扩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研究秸秆还田对机插水稻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全量还田能够正常进行机械插秧且能获得高产。秸秆还田机插水稻可降低水稻前期茎蘖数量,减少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但有利于促进水稻中后期茎蘖成穗,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文介绍了丹阳市耕地数量、质量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补充耕地质量的技术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超高产常规粳稻宁粳1号和宁粳3号群体特征及对氮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07-2008年对宁粳1号和宁粳3号的丰产示范方进行调查,2008年以宁粳3号为材料进行氮肥用量和前后比例试验,研究常规粳型超级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对氮的响应。结果表明,常规粳型超级稻宁粳1号和宁粳3号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占籽粒产量的70%~80%,茎叶等营养器官的表观转运率少,易高产稳产。足够的颖花量是高产稳产的保证,要达到11.0 t hm-2以上的产量,颖花数要 ≥ 42 000 m-2;要达到11.7 t hm-2以上的产量,颖花数要 ≥ 45 000 m-2,同时结实率 ≥ 90%,粒重 ≥ 26 mg。超高产群体抽穗期适宜叶面积指数(LAI)为7.0~7.5,叶色呈“黑黄”节奏变化,后期生长速率(CGR)高,收获指数(HI)≥ 0.5。氮肥的适量施用和适当后移,不仅可以保证宁粳1号和宁粳3号生育期“黑黄”节奏变化,建立抽穗期适宜LAI的群体,还可以保持超高产株型特征,提高抽穗后LAI、叶面积维持期、CGR和HI,最终实现超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丹阳市化肥使用量大,利用率低,养分大量流失,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充分发挥缓控释肥料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内涵,对硫包衣尿素在丹阳市水稻上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