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如皋市长江镇种粮大户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机插水稻的产量水平却不高。剖析了长江镇种粮大户机插水稻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种粮大户机插水稻的增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炔草酸、异丙隆或两者混配后,对春小麦的安全性及对禾本科杂草的清除效果,选择日本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发生量大的田块进行试验,并总结分析结果,为更好地应用此2种除草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结实率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百农207、AK58、郑麦366为材料,在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其进行低温(0℃)处理,测定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调查小麦结实率。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百农207、AK58结实率较高,而郑麦366结实率较低,即百农207、AK58抗倒春寒能力比较强,而郑麦366抗倒春寒性较差;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小麦的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升高,其中百农207、AK58上升幅度比较大,表明受到低温胁迫后,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对小麦起到保护作用,而3个小麦品种中MDA含量均下降,其中郑麦366下降幅度最大,即郑麦366受到低温胁迫后叶片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细胞膜破坏最严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小麦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60%吡酰·异丙隆可湿性粉剂茎叶处理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60%吡酰·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用量1 500~2 700g/hm2对阔叶类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100.0%,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不够理想,在75%以下,鲜重防效在90%以下,总体防效亦均90%以下。结合田间直观效果发现,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达不到大面积控害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镇稻11和扬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期、播期对前茬水稻、后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随着收割期的延迟,水稻千粒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高千粒重出现在11月5日,理论产量最高。但实收产量以10月29日收割最高。(2)在试验条件下,本地水稻适宜收割期在10月29日,小麦适宜播期在11月5日,基本苗12万~16万,能够获得最高的稻麦周年产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耐盐品种的选育及筛选耐盐基因提供理论依据。以相对耐盐品种百农207和相对盐敏感品种华育198为材料,在小麦幼苗期[NaCl浓度为0(CK)、50、100、150、200、250 mmol/L,时间梯度为1、2、3 d]和灌浆期[NaCl浓度为0(CK)、300、600、900、1 200 mmol/L,梯度为5、10 d]进行NaCl处理,研究NaCl胁迫下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在成熟期调查结实率及千粒质量。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逐渐降低,百农207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7.94%、56.49%,而华育198分别较对照降低87.4%、84.34%。苗期(50 mmol/L)和灌浆期(300 mmol/L)低浓度NaCl胁迫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但是高浓度NaCl胁迫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苗期和灌浆期NaCl胁迫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脯氨酸含量上升。苗期,NaCl胁迫使SOD和POD活性、MDA含量升高,CAT活性在NaCl胁迫后3 d逐渐下降;但灌浆期,NaCl胁迫使SOD、POD和CAT活性、MDA含量均升高。百农207受NaCl胁迫的影响程度小于华育198,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在NaCl胁迫下,耐盐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调节细胞渗透势的能力,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增强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负什么责任?如何正确理解"负责"的含义呢?所谓"负责",新华词典的解释是"担负责任"、"踏实认真"。仔细琢磨,我想这个"负责"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上负责,服从组织安排,认认真真地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二是对下负责,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