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营养菌丝体鉴定侧耳属菌株的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1株Pleurotus菌株的营养菌丝体的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菌落形态,无性孢子,细胞结构的变化,菌丝体胞外纤维素酶活力,TTC-脱氢酶活力的变化,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异同,可作为鉴定菌株变异的主要标记。应用这些标记,确定了P.flride和P.ostratus的两株变异株。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香菇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大规模常压灭菌时,料袋不同堆叠方式下培养料理化和生物性状的变化及其对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试验组(T1、T3)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培养料理化性状优于对照组(T2、T4)的直接墙式堆叠法;在生物性状方面,T1、T3试验组培养料彻底灭菌所需时间为12 h和24 h,比对照组分别缩短54和36 h。菌丝萌发率指标显示,T1、T3试验组料袋接种液体菌种后萌发率为100%,而T2、T4组分别只有10.7%和15.2%。在菌丝营养生长方面,T1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3 d,菌袋成品率99.5%,分别比对照T2提前6 d和提高10.5百分点。T3组菌丝满袋时间为49 d,菌袋成品率99.7%,分别比对照T4提前6 d和5.7百分点。在子实体生殖生长方面,T1组比对照T2总产量增加28.9%,T3组比对照T4总产量增加7.5%。研究表明,采用移动周转架堆叠方式,不但提高灭菌工效,还有效提升了料袋的质量性状,有利于黑木耳、香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郑明海  陈再鸣  方平  余承勇  傅家林 《食药用菌》2020,28(5):338-339,343
为探索液化菌种与农户分散栽培相结合的可能性,破解食用菌手工作坊生产模式对品质与产量的制约,比较金针菇季节性栽培中应用固体液化菌种与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技术的栽培效果,结果:固体液化菌种比常规固体菌种,栽培袋用种量减少92.5%,生产直接成本节省65.9%;菌袋成品率提高3.1个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13天;1级菇比例高11个百分点;子实体单袋产量增加45 g,生物转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对侧耳属变异株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0Coγ射线对侧耳属变异株的双核菌丝体进行辐射诱变处理,并对其再生菌落进行菌丝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发现,诱变株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气生菌丝减少,生长过程减慢,细胞直径变大,分枝增多,与出发菌株拮抗线明显,EST,POD同工酶显示其酶谱差异显著,结实性研究表明,诱变株较出发株子实体分化正常,产量提高,抗性强,品质良好。显示^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是改良侧耳属菌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紫外照射对双孢蘑菇中维生素D2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紫外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两个试验因素,对2个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Imbach)菌株Ag10和Ag11-1的子实体进行不同处理,发现紫外照射对双孢蘑菇不同菌株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2含量均有影响。结果表明,在30~50 cm的照射距离范围内紫外照射15 min(1.125~0.945 J·cm-2)时,随着照射距离的缩短,子实体麦角甾醇含量持续下降,而维生素D2含量持续提高;在30 cm照射距离下照射10~20 min(0.75~1.5J·cm-2),随照射时间的延长麦角甾醇含量持续下降、维生素D2含量持续增加。在本试验设定的紫外波长(260 nm)条件下,30 cm的照射距离处理20 min(1.5 J·cm-2)对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维生素D2含量的效果最佳。为进一步优化照射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秀珍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制、灭菌等条件下的理化性状对其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料装袋后放置时间超过4 h,会导致理化性状劣变,对菌丝营养和子实体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培养料袋经1~5次常压灭菌处理后,其容重和电导率(EC值)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通气孔隙度、含水量和pH值则下降。上述5个处理组菌丝满袋时间分别为42,49,56,63和70 d,生物转化率分别为52.26%,45.85%,45.19%,40.10%和40.91%,说明灭菌次数与菌丝营养和生殖生长呈现负相关性。研究表明,培养料装袋后4 h内采用常压灭菌,100 ℃下保持10 h,可保持良好的理化性状,有利于秀珍菇栽培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对“一喷发”在促进香菇木屑代料栽培中的出菇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喷发能有效地促进菌丝中糖原的分解,提高菌丝的能量代谢水平。同时,对菌丝体的氮源代谢也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胞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酸性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侧耳属菌株的菌丝生长特征与其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1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的菌丝体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了它们与菌株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平皿中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品质之间呈较密切的负相关。菌丝体胞外CMC酶、TTC-脱氢酶活性与菌株的产量性状呈正相关。POD同工酶谱间的异同可反映菌株间抗性水平的差异。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体细胞结构的变化,色素分泌及无性孢子产生,结合EST、POD同工酶谱带变化,可初步进行种性变异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最新研制的液化菌种新技术与常规固体菌种比较,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液化菌种接种的菌瓶在营养生长期菌丝体生长旺盛、洁白、浓密,菌丝满瓶时间为20 d,比常规固体菌种接种提早8 d;成品率995%,比对照高出3百分点;在生殖生长期出菇整齐、均匀,原基形成时间为10 d,比对照组缩短2 d;每瓶产金针菇301 g,生物转化率达971%,比对照组增加68百分点;全生育期比对照组缩短1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