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猕猴桃采后腐烂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9月,于湖南省浏阳果园内发现大量采摘后易腐烂的猕猴桃,腐烂部位有明显块状褐色病斑。对染病猕猴桃腐烂部位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致病力验证、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区分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导致猕猴桃腐烂的病原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  相似文献   
2.
冬闲田正逐步成为我国南方可综合利用的重要农业资源之一。本文对湘西地区冬闲田利用情况调查后发现,湘西地区冬闲田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受技术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条件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本文根据湘西实际情况提出湘西地区具有开发潜力的油菜、蔬菜等冬闲田作物模式的综合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感染叶斑病的莴苣叶片上分离得到4株真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匍柄霉(Stemphylium spp.)。科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时发现,菌株WS–01较其他菌株致病力减弱,且生长缓慢。用纤维素吸附法提取菌株WS–01的dsRNA,发现WS–01含有3条1~5 kb的dsRNA条带,提示WS–01菌株内含有dsRNA病毒。利用高温–利巴韦林–尖端脱毒结合的方法消除WS–01内的病毒,所得菌株WS–01–D与菌株WS–01相比,致病性增强且表型恢复正常,提示弱毒菌株WS–01的致病力减弱与其所含dsRNA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