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昆山市历年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有数万亩水稻秧田冬闲.这批空闲田直到6月中旬插秧和5月中旬做秧田才使用,之前有3~4个月的空闲期,如充分利用这100多天时间,抢播抢栽一批经济作物,对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市场农副产品供应总量,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水稻秧田及冬闲茬口种植各类经济作物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常优一号”直播栽培技术专题探索,取得预期效果和成功经验,摸清并掌握其栽培特性和相应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苏南农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与培育壮苗、肥料运筹、化学除草、防灾减灾等内容,以期为苏南周边麦区实现平均产量8 250 kg/hm2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高茬麦套稻栽培技术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不同稻作方式生产力水平比较试验与栽培研究、丰产示范资料,分析了麦套稻的产量水平与经济效益,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有效解决立苗难、草害重、前期生长量小等突出问题的优化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乳苗个体指标:抛播期乳苗达1叶龄、苗高不超过2厘米,发根数2~2.5条,种根长度控制在1厘米左右、无串根现象。茎蘖动态:每苗基本苗5万~8万.够苗期25万~28万,拔节期高峰苗35万~40万,成穗率70%左右,成  相似文献   
6.
苏南地区油菜生产技术演变及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江苏苏南2个典型市溧阳市和昆山市近30年的油菜生产情况。对30年油菜生产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1)油菜生产面积都从较小到迅速增加、又趋减少;栽培方式从直播为主到直播与移栽并存,再到稻茬免耕移栽居主体;主体应用品种从"双高"品质常规种为主到低芥酸常规种,再到"双低"常规种与杂交种的逐步更替;单产渐趋提高。(2)生产主体品种的更新应用对提高单产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栽培方式。(3)油菜单产水平高低受区域气候环境因素的制约,不同生育阶段间气候因素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要因地适时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夏熟小麦、油菜的成本、产量和效益,分析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以便综合控制成本,促进大面积小麦、油菜生产。2000年秋播以来我站组织开展种植业典型户成本和效益调查。  相似文献   
8.
苏香粳3号是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2005年选育出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于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品比试验和丰产示范方种植的结果表明,该品种丰产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倒和抗病能力,熟期早,米质优,适合机插栽培,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半矮株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来对市场需求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介绍在水稻收割后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的20个布局(包括种植品种)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市近几年来按照江苏省农委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安排,以促进全市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为目标,结合稻麦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明确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通过全体技术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促进了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提高了生产效益,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