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登学术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高登(Neil E. Gordon)于1931年创办的,迄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高登教授创办这个学术会。议的宗旨是为了促进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有关领域的前沿科学(Frontiers of Sciences)。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非肌细胞中存在类似肌肉细胞的的肌动蛋白的报道陆续发表了很多。肌动蛋白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中的报道也不少本文证明在玉米胚组织中存在肌动蛋白。材料和方法玉米胚取自普通玉米(Zea mays)种了。抗粘菌肌动蛋白抗体的制备参见 Lazarides。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以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为材料,提取其总RNA,根据植物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的5′和3′末端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用5′RACE试剂盒扩增出向日葵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全长,以豌豆肌动蛋白cDNA作探针的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扩增出了肌动蛋白基因,将所获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后进行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已知肌动蛋白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均在60%以上,其中与之相似性最高的锦葵为85%;与主要高等植物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80%以上,根据氨基酸序殖的相似性绘制主要高等植物肌动蛋白的系统树(种系树),表明向日葵肌动蛋白与锦葵肌动蛋白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为阳性对照 ,以连传 3代的犬、猫肾原代细胞 (CKC、FKC)作为阴性对照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单位收集的另外 4株MDCK传代细胞系培养 2 5~ 6 7代的完整活细胞进行裸鼠致癌 /致瘤实验观察 ,筛选出致癌性极低、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 2株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 ,并建立了相应的细胞种子库和工作库 ,供科研和生产使用 ,4年运转很好。不同代次MDCK细胞系染色体众数所占比率的相差率一般不超过 5 %~ 15 % ,结构畸变率一般为 0~ 3%。研究表明 ,MDCK细胞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 ,并具有种属特异性 ,MD CK细胞不论核型如何 ,始终具有致癌性 ,但其致癌 /致瘤性差 (2 3/ 5 9) ,且一般致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多为高中分化腺癌。降低制苗毒液中细胞系基因含量 ,完全可以将MDCK细胞系 (WB和H株 )用于犬五联苗生产。MDCK细胞超二倍体YB株和亚二倍体与超二倍体KA株不能用作病毒活疫苗培养基质。找出了MDCK细胞系的染色体变异率、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对植物凝集素的凝集性和在裸鼠体内形成癌肿的潜力之间的可能相关性 ,发现细胞系染色体数目增加、克隆形成率增高、凝集性增强 ,则致癌 /致瘤性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5.
6.
玉兰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选取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设计的肌动蛋白编码区两端的特异性引物和5'RACE试剂盒,扩增出肌动蛋白编码的cDNA基因。以豌豆卷须肌动蛋白基因作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进行检测,证明同源性很高。将所获得序列克隆到pGEM-T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查询,并与其他高等植物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植物高度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玉米正在伸长的节间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高度之间表现了明显的负相关性,小麦胚芽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小麦植株高度也呈负相关性。但在还未拔节的茎中,在停止伸长的节间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高度不呈负相关。根、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高度也不表现负相关性。从小麦胚芽鞘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中可以看到,高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了高粱(C_4植物)和大麦(C_3植物)光系统Ⅰ的叶绿素蛋白复合物(CPI)。它们各由两个分子量不相同的亚基组成的,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和肽谱也不相同。两种植物的 CPI 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激发光谱也都有一些不同,所有这些结构,组成和光学特性的差异,可能是形成高粱(C_4植物)和大麦(C_3植物)光合作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等植物对渗透胁迫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干旱、低温、盐渍等环境条件严重限制植物的生长和作物的产量。通过分析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基因表达,人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有关植物对渗透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1)植物对渗透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2)渗透胁迫下植物LEA基因的表达;(3)水分胁迫下AB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4)耐渗透胁迫的植物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发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玉米和高粱的保持系和不育系花药中 ATP的含量,并与花药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为:(1)玉米和高粱保持系花药中ATP 的含量均高于不育系,尤以高粱最为明显,高7倍。(2)凡 ATP 含量高的花粉均具有活力,ATP 含量高的活力高,而 ATP 含量低的活力亦低。(3)ATP 含量高的可育花粉萌发快,花粉管迅速伸长,ATP 含量低的不育系花粉在同样的条件下不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