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夏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8062—8和鲁谷10号两个夏谷品种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留苗密度、氮肥用量、追肥时期等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两个品种高产栽培的最佳模式。试验证明两个品种三因素的效应都是氮肥>追肥时期>留苗密度。试验地力条件下,亩产450kg以上的管理措施分别为,鲁谷10号亩留苗47~52万株,追施纯氮598~772kg,播种后44~54天追肥。8062—8适宜的管理措施为:亩留苗55~60万株,追施纯氮777~924kg,播种后27~35天追肥。另外对三项栽培措施的不同组合与形成谷子产量的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5~1997年,为了解决田间自然病圃大豆胞囊线虫分布不匀及温、湿度不易控制的矛盾,我们采用盆栽大豆接种胞囊线虫的方法,对“九五”期间筛选出的25份免疫及抗病资源以及我们自己的5份抗病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从中筛选出免疫材料3份,抗病2级以上的9份,各占10%和30%。同时确认我区的大豆胞囊线虫为2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