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
为揭示杀虫剂对番茄叶片谷胱甘肽-抗坏血酸(GSH-ASA)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以粉番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定噻虫嗪、毒死蜱、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4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并针对处理后的番茄叶片组织内GR酶活性、GSH含量、ASA含量、GSH/GSSG、ASA/DHA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处理后,番茄植株体内GSH-ASA抗氧化系统中的各物质含量及GR酶活性与对照植株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苏云金杆菌、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12h后植株组织内GR酶活性分别为0.185U/(g·min)、0.162U/(g·min)、0.162U/(g·min),而噻虫嗪处理在24h时植株组织内GR酶活性达最大值0.155U/(g·min)。尤其是在6~24h变化最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减小,在杀虫剂处理后168h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杀虫剂处理后,番茄植株体通过谷胱甘肽-抗坏血酸氧化还原系统对外源杀虫剂处理做出响应,但是植株对不同杀虫剂的响应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常用剂量的4种杀虫剂中,苏云金杆菌处理对番茄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甘蓝白化种荚材料alb1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白化种荚细胞形态发育异常,细胞壁畸形、细胞界限不明显。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绿荚∶白荚的分离比为3∶1,白荚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白化种荚突变体alb1及绿荚芥蓝TO1000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获得4 53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569个基因上调表达,1 961个基因下调表达;这些基因主要涉及核糖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脂肪酸链伸长等生物学过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对细胞形态建成尤为重要,可能是引起细胞发育畸形,出现白化种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