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V字河谷九子村-三寨村断面为研究对象,研究河谷断面生态林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贮水特征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河谷南侧(1.24 g/c m~3) 河谷北侧(1.47 g/c m~3),其中采样表层(0~15 cm)变化幅度大,河谷南侧差值最高达0.27 g/c m~3,河谷北侧差值最高达0.015 g/c m~3,采样底层(60~75 cm)变化幅度小,且随土层深度和海拔增加而减小;土壤孔隙度河谷南侧(52.51%)河谷北侧(45.21%),总体高出7.3%,且与土层深度和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土壤贮水量河谷南侧(380.71 mm)河谷北侧(332.70 mm),取决于土壤孔隙度,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不同坡向土壤贮水能力河谷南侧河谷北侧。研究结果为杂谷脑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布局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航玉35进行了制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张掖灌溉区制种产量要高于67 500 kg/hm~2以上时,父母本行比以1∶6最好。要达到父母本花期协调,以先播母本时第6 d后播父本(50%)、10d后播第二期父本,同时两期辅助"满天星"种植父本的效果最佳。母本种植密度以67 5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土壤颗粒分维特征定量化研究,为改良耕作区土壤结构和提高农业生产潜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3个典型耕作区,运用分形模型,研究该区域典型农耕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特征。【结果】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 6279~2. 8705,不同土壤质地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粉壤土壤土砂壤土,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表征土壤质地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分形维数的分布特征:退耕还林经果林原始林,土壤分形维数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同一流域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深度成正比,不同深度土壤之间变化幅度较小且随深度增加逐渐稳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黏粒(R2=0. 8125)和粉粒(R2=0. 7556)呈正相关,与砂粒(R2=0. 8932)呈负相关,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表征土壤颗粒组成。【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指标是表征土壤质地物理结构状况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对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航玉35进行了制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张掖灌溉区制种产量要高于 67 500 kg/hm2以上时,父母本行比以1∶ 6最好。要达到父母本花期协调,以先播母本时第6 d后播父本(50%)、10 d后播第二期父本,同时两期辅助“满天星”种植父本的效果最佳。母本种植密度以67 5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