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归纳起来可分为 4个阶段 :救济式扶贫阶段 (建国~1 977年 ) ;体制改革推动脱贫阶段 (1 978~ 1 985年 ) ;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阶段 (1 986~1 993年 )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 (1 994~2 0 0 0年)。自 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开始 ,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的 7年间 ,安徽省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贫困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和我国制定贫困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马丁法 ,计算出来的是最低贫困线。由于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 ,扶贫开发不宜采用同一贫困标准。笔者拟通过马丁法、恩格尔系数法、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判断法 3种方法对 2 1世纪初安徽贫困状况作出判断 ,提出适合安徽省实际情况的贫困标准 ,并据此选择扶贫开发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3.
江淮分水岭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提升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江淮分水岭区域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长江、淮河的分界线,也是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与皖北“四化”同步发展试验区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97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进行了综合治理开发,取得成效显著,为该地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制约岭区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没有消除.该研究通过对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岭区转型发展面临的环境,明确了岭区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吡虫啉微胶囊剂防治桑天牛成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微胶囊干悬剂防治桑天牛成虫,最佳防治浓度为1 500~2 000倍液。7月桑天牛成虫羽化补充营养时,在桑树或构树的树干、枝条上喷洒吡虫啉微胶囊毒杀桑天牛成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6.
21世纪初 ,安徽省贫困人口在全省 17个市都有分布 ,特点是大分散 ,小集中。贫困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低 ,自我发展能力弱 ,教育、卫生等公益设施落后 ,因教、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基础设施薄弱 ,制约脱贫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区位劣势明显、人口增长过快等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闪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17-9420
安徽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对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蕾  陈平  闪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28-1530
"十五"期间,安徽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足.通过对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加快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