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对引自北京、西安、上海、日本等地的7个番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灰霉病发病、小区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金棚1号”、“粉红908”、“东圣辉煌”和“菲尼克斯”具有抗性强、产量高、口感好、大果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吐鲁番地区冬春茬番茄温室种植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南蛇藤提取物联合miR-451抑制人胃癌AGS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miR-451的人胃癌AGS细胞,记作AGS/miR-451+细胞。MTT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南蛇藤提取物(20、40、80、160或320μg·mL-1)对AGS/miR-451+细胞增殖的影响。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试验观察南蛇藤提取物对细胞迁移的影响。qRT-PCR试验检测南蛇藤提取物处理后细胞内mTOR 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南蛇藤提取物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和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蛇藤提取物处理24 h后明显抑制AGS/miR-4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细胞中E-Cadherin表达量增加,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量降低。mTOR通路相关蛋白质,如mTOR、PI3K、AKT、4EBP1的总蛋白质表...  相似文献   
3.
叶螨类害虫是库尔勒香梨的主要害虫之一。针对库尔勒香梨在花期受到叶螨类害虫的危害,通过研究叶螨的生活史、发生规律以及生活习性,分析香梨花期被其危害的症状,总结了花前农业防治、花期人工授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4种防治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太仓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中着力构建和完善监管执法、产地溯源、检验检测、标准生产及产品认证5大体系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我国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构想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专家系统近40年来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对专家系统技术在植物保护学科上的应用特色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植物保护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专家系统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快速高效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西瓜新品种"中青5号"杂交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SSR25引物在150 bp处扩增出父、母本和杂交种共有的条带,在160 bp和180 bp处扩增出杂交种特征带。SSR25标记适用于"中青5号"杂交种纯度鉴定,SSR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高于大田鉴定结果。研究结果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素对膜下滴灌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北疆2个棉花主栽品种(石杂-2、新陆早-43),通过4个氮(N)素水平的小区试验数据,对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和辐热积(TEP)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归一化处理,利用Curve Expert对其相对叶面积指数(RLAI)和相对辐热积(RTEP)进行动态模拟,得到7个模拟效果较好的模型,其中有理函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棉花LAI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决定系数为0.895。利用5个N素水平的田间试验和3个不同生态点独立的高产田试验对模型进行检验,其置信度为0.169、0.077、0.171,决定系数为0.948、0.964、0.971,一致性系数为0.987、0.991、0.989,相对误差为6.493%、4.371%、7.540%,均方根误差为0.188、0.143、0.227 m2/m2;说明基于RTEP的RLAI动态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棉花群体动态变化。不同N素处理下棉花群体LAI特征参数施氮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N施用量对棉花LAI动态具有调控作用,尤其是平均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其二者的比值等重要特征参数对N素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改善棉花群体叶片光合特性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十三星瓢虫和多异瓢虫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捕食作用的影响,以及2种瓢虫在苜蓿斑蚜不同密度下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2种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率随着捕食者个体间的相互干扰作用的增加而下降,苜蓿斑蚜之间的关系随着瓢虫数量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曲线,2种瓢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效应,且捕食作用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还与虫态、温度、饥饿程度等有关。干扰作用和功能反应的数学模拟理论值与观察值很接近,经X2检验后,误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贾彪  钱瑾  李保平  孟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45-7447
苜蓿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病、虫、草、鼠等对苜蓿的为害,苜蓿有害生物防治专家系统通过组合查询模块的架构和模糊处理技术,解决了专家决策这个难题,为农牧民信息检索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查询服务,有利于农牧民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和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不同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差异.结果表明,MS+2,4-D(2.0 mg/L)+6-BA(0.5mg/L)+蔗糖0.3%+琼脂0.08%,MS+KT(0.5 mg/L)+NAA(0.01 mg/L)+蔗糖0.3%+琼脂0.08%,1/2MS+NAA(0.01 mg/L)+蔗糖0.15%+琼脂0.08%分别是紫花苜蓿的愈伤组织诱导、芽、根分化的适宜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