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枝菌根真菌对镉污染土壤中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不同浓度的镉污染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黑麦草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镉污染条件下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镉污染(Cd2+:180 mg/kg)条件下,Glomus mosseae对黑麦草根系的侵染率仍达到30.23%,对黑麦草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丛枝菌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污染对黑麦草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积累的抑制;镉污染显著降低黑麦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在重度镉污染时下降幅度最大,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黑麦草较对照下降37.9%,而接种的黑麦草下降26.7%,接种菌根真菌在中重度镉污染条件下显著提高了黑麦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重度镉污染下接种和不接种的黑麦草根系活力都开始显著下降,但接种植株根系活力下降的幅度小于不接种植株。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沼液对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朗 《中国种业》2015,(9):55-56
以连花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沼液对花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叶面喷施沼液有效地提高了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和侧枝长度,干物质积累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值增加,百仁重增大,出米率提高,每667m2产荚果318.22kg、子仁233.79kg,喷施效果明显高于喷施磷酸二氢钾液体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两个黑豆亚有限品种沈农黑豆2号、沈引1号的不同施肥处理,创造具有不同产量水平的黑豆群体,进而分析不同群体的结构及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使株高与茎粗增加、分枝数增多、干物质积累量与净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有上升的趋势,本试验中沈引1号施磷酸二铵225 kg/hm2,产量最高,为3 255 kg/hm2。  相似文献   
4.
‘丹霞’是从‘早红2号’自然杂交苗中选育出的油桃新品种。在辽宁大连成熟期8月上旬,为中早熟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41g,大果质量234g。果实圆形,两半部对称,果面着深红色,黄肉,半离核,硬溶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最高达19%,浓甜,品质优。5年生树产量可达38 595 kg·hm-2,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5.
宫国安  钱朗  赵彩云 《种子科技》2011,29(10):21-23
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经济转型和思维转型等,近代和当代核心科技的发展衍生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说明农业和各大科技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作用。本文就当代八大科技领域中几个领域涉及到农业高新技术做系统阐述,说明了当代科技和未来科技在造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辽黑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施底肥,而在开花期追施氮肥下,4种施氮水平对辽黑1号的产量以及氮、磷、钾积累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不仅能增加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还有助于氮、磷、钾向籽粒中分配.在N1氮肥处理下的产量最高;N2氮肥处理时,黑豆植株积累的氮素最多.各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有助于氮素向籽粒中分配,但以N1氮肥处理时向籽粒分配的最多.施氮处理对磷素吸收分配规律的影响与氮素相同.氮肥的施用有助于钾素向籽粒中分配,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建议生产上施纯氮45 kg·hm-2对产量有明显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正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环境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标准,农业生产生活垃圾又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农业生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大连市农业生产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建设美好的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连科8号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系DMY2000为母本、自育系K88为父本育成的适应当地特殊生态环境的极晚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大穗型玉米单交种。本文介绍了连科8号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概述了其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株型性状与稻曲病发病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4个对稻曲病抗感程度不同的3种穗型粳稻品种(系)为材料.对田间稻曲病自然发病情况进 .行调查,计算发病率、严重度和损失率.分析稻曲病与株高、剑叶长、剑叶角等株型性状及穗长、颈穗弯曲度、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稻曲病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直立穗型品种的发病率最高,并且显著高于弯曲穗型和半直立穗型.弯曲穗型品种的发病率略高于半直立穗型,但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稻曲病的发生与株型特点并无必然的联系,而与穗部性状有较密切的关系,相关性大小为每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二次粒率.同时还与单位面积穗数有一定联系.每穗粒数较多,尤其是二次枝梗上粒数较多是稻曲病发病率高的根本原因,穗型的直弯并不是影响稻曲病发病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选用沈黑3号(直立型)和辽黑1号(半蔓生型)2个黑豆品种为材料,设置0 kg·hm-2 (N0)、45 kg·hm-2 (N1)、90 kg·hm-2(N2)和90 kg·hm-2+叶面喷施22.5kg·hm-2(N3)4个追施氮肥处理,探讨了花期追施施氮对不同株型黑豆品种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并没有显著改变黑豆叶片不同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的变化规律,辽黑1号的各光合生理指标明显高于沈黑3号.不同施氮处理间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呈现明显的差异,而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显著.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黑豆品种的SOD、POD和CAT活性均逐渐增强;辽黑1号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均高于沈黑3号.不同施氮处理相比较,N2对生理指标影响大于N3,而N3对生化指标影响大于N2;品种间比较,辽黑1号优于沈黑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