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西省铅山河口茶场于1941年冬播种的百亩双行条列式平地茶园,从1955年起,单产超百斤,1958年来,每年亩产干茶一直保持在250—400斤,近40年来,共产茶8000多担,每亩产茶80担以上。目前四十一龄茶园树势旺盛,采摘面为140厘米,覆盖度在80%以上。此外,全场还有千亩采摘茶园连续10年亩产超过200斤。如此大面积的高龄茶园的稳产高产,在栽培上主要抓住了改土、施肥、更新复壮、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从而延长了茶树的经济周期。 (一)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是持久丰产的基础河口茶场的土壤是粘性红壤,结构较差,开垦时用牛耕耙,深度为20~23厘米。因为种植前开垦深度较浅,解放前肥料(尤其是化肥)较缺,所以茶园基础差,在五十年代初茶叶单产不到100斤。1952年以后,  相似文献   
2.
铅山地处武夷山麓,产茶历史悠久,河口镇原以茶、纸著称于世,“河红”是我国最早出口的红茶。为恢复、发展铅山茶叶生产,河口茶叶试验场、铅山县科协、铅山县茶叶公司,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就筹备成立铅山县茶叶协会,经过半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  相似文献   
4.
我场现有茶园3250亩,其中采摘茶园1750亩,八○年总产干毛茶3560担,平均亩产干毛茶203斤。白果坂分场1050亩采摘茶园亩产238斤。从七三年起,我场茶叶总产量不断提高,千亩以上的采摘茶园单产一直在二百斤  相似文献   
5.
苦甘香茗     
苦甘香茗是苦坑茶中之珍品。苦坑茶产于江西省铅山县篁碧乡苦坑垅。苦甘香茗以其啜饮清苦、回味甘甜、花香浓郁而称著。一九八七年获江西省荣誉名茶称号。篁碧乡苦坑垅处武夷山北大坡,苦垅尖海拔1638公民,苦坑茶产于海拔800—1500公尺的上苦坑、中苦坑、下苦坑。这里两山对峙,一水横流,百丈咀瀑布飞流直下,终年云遮雾障。苦坑垅四周竹木茂盛,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6℃,七月份平均气温27.5℃,一月份平均气温3.80℃,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2200.6mm,土壤深厚、肥沃,腐植质层厚50—80cm,结构疏松,为苦坑茶独特内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上苦坑有茶园30亩,中苦坑、下苦坑  相似文献   
6.
河口茶场25~40龄密植茶园,至今亩产在300斤干茶以上,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茶树密植,不仅提早投产,减少投资,增加收益;而且也能持久高产稳产。只要密植拿理,茶树是可以长寿的。  相似文献   
7.
铅山县河口茶叶试验场位于武夷山北麓,信江上游,离县城河口镇4公里,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723mm,全年无霜期250~260天,土壤PH值4.5~6.5,适宜茶树生长。河口镇早在明朝就是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茶叶贸易集散地。据县志记载,“河红”是我国出口最早的红茶。河口茶叶试验场创建于1941年,解放前有茶园99.75亩,生产红茶215斤。(1953年后改制绿茶)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