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生态校园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校园(Eco-campus)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校园研究存在着重规划,轻管理,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为生态校园规划较多,教育与管理研究薄弱;学科定位不明确;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进辉  孙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60-6262
阐述了生态旅游可持续评价的研究概况,利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中社区参与效果评价体系,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农民、老年人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保守者,而高收入、高学历者往往是理性支持者,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的积极参与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于2001年研究开发了数字林业系统.该系统的实施杜绝了木材的流失、挽回巨额损失,采取公开竞价策略,木材售价明显提高;减少了木材生产管理人员;降低了木材生产成本.从社会效益分析,透明了政务,社会风气好转;有郊控制了采伐限额;实现了木材的精准管理;加快了科技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于2001年研究开发了数字林业系统.该系统的实施杜绝了木材的流失、挽回巨额损失,采取公开竞价策略,木材售价明显提高;减少了木材生产管理人员;降低了木材生产成本.从社会效益分析,透明了政务,社会风气好转;有郊控制了采伐限额;实现了木材的精准管理;加快了科技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研究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所具备的优势、生态教育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改进保护区生态教育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RMP理论,提出泉州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分析,提出了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建构多元游线、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北部为研究对象,收集杉木成过熟林小班1 342个,选取小班154个,采用林地期望价法计算各小班的地租,根据立地质量等级不同,用各地类中地租最大值与该地类平均地租的比值,确定闽北用材林林地标准地租基于平均地租的上浮比例。结果表明:闽北用材林林地的标准地租是基于平均地租上浮30%基础上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杂交早稻四个组合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生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四个早杂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威优64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净作用最大,威优49、协优49和威优48-2均表现为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净作用最大.当亩有效穗少于25万和亩产低于500公斤时,增穗是增产的关键;而当亩有效穗超过25万和亩产高于500公斤时,关键是提高结实率.另外,本文提出了杂交早稻高产的穗粒结构,以及增穗和提高结实率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0.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算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值为0.761,说明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处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