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比较了露地条播、露地穴播、全膜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啤酒大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苗期长势以全膜穴播最好,全膜覆土穴播次之,露地穴播好于露地条播。出苗至成熟期5、10 cm平均地温以全覆膜穴播最高,比露地条播分别高3.1、2.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比露地条播分别高1.1、0.6℃;露地穴播较露地条播分别高0.5、0.4℃。啤酒大麦折合产量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分别较常规种植增产9.9%、6.5%。  相似文献   
2.
在临夏北塬灌区进行了玉米不同起垄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平作栽培较半膜覆盖栽培(CK)生育期10 cm土层平均地温提高0.2℃,0~2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增加33.3 g/kg;植株生长量和茎粗分别增加6.6 cm和0.1 cm,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52.5粒和10.0 g;折合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临夏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进行的春油菜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的最佳播期为3月11—17日,3月11日播种的油菜籽折合产量为4 416.8 kg/hm2,单株角果数为162.9个,千粒重为4.26 g;菌核病发病率为3.3%、病情指数3.3。  相似文献   
4.
春蚕豆根瘤菌生长动态及施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蚕豆根瘤菌生长动态观察和氮肥对春蚕豆的增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春蚕豆4叶期即在主根上形成小粒状根瘤,盛花期根瘤数量、重量及固氮量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步减少;氨肥有促进春蚕豆植株养分的有效分配和提高光合效率与春蚕豆品质的作用,其中在春蚕豆初花期单施氮肥使单株荚数、粒数和百料重分别较对照增加0.4个、0.1粒和1.9g,产量提高294.0kg/hm^2,增产6.5%,磷钾肥配施时以播种期施氮肥效果最佳,单株荚数、粒数和百料重分别较对照增加1.4个、2.1粒和5.3g,产量提高475.0kg/hm^2,增产8.8%。  相似文献   
5.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27.0万株/hm2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3 905.6 kg/hm2。  相似文献   
6.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春油菜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以起垄覆膜膜侧沟播模式产量最高,为4 292.3 kg/hm2,较平作沟播模式增产38.63%;农艺性状均较平作沟播模式表现好,经济性状除千粒重较对照稍低外,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均为最多。此种植模式可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1-2003年在基施有机肥45t/hm2、纯氮78.8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和磷酸钾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增产效果显著的钾肥种类是磷酸钾和硅酸盐菌剂;基施磷酸钾的合理用量为105.0~131.2kg/hm2,以118.1kg/hm2施用量最佳。  相似文献   
8.
油菜施肥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山旱地进行的油菜氮磷配施比例对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及在适宜配施比例时氮磷不同施量对油菜产量、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N)、磷(P2 O5)总施用量为180 kg/ hm2时,油菜氮磷配施的最佳比例为2∶1;氮磷配施比例为2∶1时,油菜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98kg/ hm2 ,经济最佳施肥量为170 kg/ hm2 ,即施N 114 kg/ hm2 、P2 O55 7kg/ hm2 。  相似文献   
9.
20 0 1- 2 0 0 3年在基施有机肥 4 5 0 0 0 kg/ hm2、硝酸铵 4 5 0 kg/ hm2、过磷酸钙 874 .3kg/ hm2的基础上 ,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在地膜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和硝酸钾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地膜玉米上增产效果显著的钾肥种类是硝酸钾和硅酸盐菌剂 ;基施硝酸钾的合理使用量为 199.6~ 2 6 6 .1kg/ hm2 ,以 2 32 .8kg/hm2 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春油菜膜侧沟播N、 P、 K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限制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春油菜产量的养分因子从大到小顺序为N、 P、 K. N、 P、 K配施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有一定改善.膜侧沟播春油菜施农家肥30 t/hm2、 N 120 kg/hm2、 P2O590 kg/hm2、 K2O 30 kg/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315.5 kg/hm2,较不施肥增产1111.5 kg/hm2,增产率34.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