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对膳食的要求不但要好吃,更要求安全健康。因此安全而健康的食品就成为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这就要求绝对不能含有农药残毒的产品。有机稻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综合方法防治病虫害,营造良好的农业原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了有机稻田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11%麦病灵拌种剂是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研制复配而成,经多年试验,其对大小麦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该药剂拌种可以防治大小麦黑穗病效果90——100%,条纹病效果80%左右,纹枯病效果70%左右,且对白粉病有推迟发生的作用。1991年该药剂在盐城  相似文献   
3.
1991年6~7月份,正值棉花盛蕾初花阶段,我市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6月28日到7月15日的17天内降水13天,其中暴雨、大暴雨8次,总降水量731.5mm,为常年同期的5倍多。全市20万公顷(300万亩)棉田全部积水被淹,因洪灾绝收的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湿害、干旱、冻害、倒伏、烂麦场等,并提出具体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稻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秧、大田耕整及移栽、栽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播、机条播、抛秧、旱育移栽及机插等5种种植方式种植水稻,分别对其生育期、生育进程、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成本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密度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大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大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个体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大麦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相应延后,但播种至拔节0℃以上有效积温和齐穗至成熟期的天数相对稳定;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播期群体总苗数的差距缩小,茎秆粗度及重量增加,抗倒性增强;11月5日播种单产、千粒重及粒叶比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播种期越迟,实粒数越多,淀粉含量越低;播种期越早,有效穗数越多。因此,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29日之后,但以不超过11月5日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因此,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影响父母本播始日期的因素,提出了确定父母本播差期的方法以及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