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天牛科是鞘翅目中的一个大科,种类多,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植物组织,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尤其是松褐天牛还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因此,防控天牛危害是森林保护的重要工作和研究重点。本文对安徽省现有73种天牛及其寄主、分布、危害部位进行简要描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成虫,用于防治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面积共6.67hm2,起飞6次,每次起飞续航13min,一次起飞投放30次,每次投放25~30头花绒寄甲成虫,共投放5000头。检查寄生情况,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总寄生率为40.74%,利用无人机投放花绒寄甲成虫控制松褐天牛是可行的。并对实际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采用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卵块,以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室内及林间寄生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6头花绒寄甲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为(85.39±4.61)%;每头松褐天牛幼虫接种花绒寄甲卵30粒,平均校正寄生率为(90.00±0.00)%。林间在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虫害木上,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总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5.90%和54.74%。在室内条件下,花绒寄甲幼虫对于近距离处的寄主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而在林间,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作用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保存时间及降雨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设保存时间30,60和90 d,模拟连续降雨1,3,5,7 d共7种处理,测试花绒寄甲卵在野外的孵化率。结果显示:保存30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49.39%;保存60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36.93%;保存90 d,孵化率为0,显著低于30 d和60 d;保存30 d与60 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保存30 d的卵模拟降雨1 d,平均校正孵化率为47.79%;模拟连续降雨3,5,7 d,平均校正孵化率分别为33.24%,37.05%和27.97%。模拟降雨与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模拟降雨不同天数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保存时间对花绒寄甲卵野外孵化率具有很大的影响,而野外降雨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可能很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有效寄生距离以及野外越冬花绒寄甲翌年寄生效果,采用在室内设置卵带,距离卵带50,100,150,200,250,300 cm处分别放置松褐天牛幼虫,野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于虫害株下或在虫害株距离地面1.5m处钉卵卡的方法研究了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有效寄生距离.野外越冬情况研究采用虫害木野外罩笼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卡的方法.结果显示:在室内,花绒寄甲幼虫最远可寄生距离卵带150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距离卵带50,100,150 cm处的松褐天牛幼虫平均校正寄生率分别为(68.86±2.71)%,(36.85±7.22)%和(6.15±6.15)%;在野外,释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最远垂直寄生距离分别为7.5和9m,平均寄生距离分别为3.9和6.4m.花绒寄甲成虫在安徽省全椒县野外试验地可以顺利越冬,翌年平均校正寄生率可达(62.52±13.74)%.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多花黄精、长梗黄精、黄精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系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3种黄精植物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2)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3种黄精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其次是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3)多花黄精为中性草本植物,长梗黄精、黄精为中偏阳性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长梗黄精、多花黄精、黄精、玉竹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4种黄精属植物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2)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4种黄精属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子,其他因子是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3)多花黄精为中性草本植物,长梗黄精、黄精、玉竹为中偏阳性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采集时间及温度处理对花绒寄甲卵孵化率的影响,采集时间设间隔1d、3d、5d,在8℃保存前后进行或不进行15℃缓冲,设4种温度处理类型共12种处理组合,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集时间为间隔5d的孵化率或显著高于1d、3d,或与1d、3d无显著性差异。花绒寄甲卵8℃保存前后进行或不进行15℃缓冲,对其孵化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采集时间为间隔1d、3d或5d均是如此。综合本研究结果,考虑花绒寄甲卵卡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简便性和可操作性,可考虑每隔5d收集卵一次,平均孵化率最高可达97.77%,校正孵化率为82.73%,8℃保存前后是否需要进行15℃缓冲处理,可视具体试验需求而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竹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同立地无林地和毛竹、淡竹、曲竿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竹林后,土壤密度、含水量、总孔隙度都较无林地有明显改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淡竹对改善土壤密度等效果最显著。毛竹对氮、磷含量的积累优势最为明显,3种竹林保钾能力偏弱。偏酸林地p 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栽植竹林有利于改善土壤酸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