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 Kato)相对于籼稻(O.sativa subsp.indica Kato)来说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出米率高于籼稻10%左右,国家对粳稻的最低收购价高出籼稻15%~20%.粳稻在襄州区种植可以有效避免8月水稻扬花期的高温危害,充分利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温光资源,使水稻产量提高750 Kg/hm2左右.因此粳稻栽培优势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还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粳稻相对于籼稻具有株型紧凑、耐密植、抗倒伏、耐低温、适合机械插秧的特点.本研究介绍了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粳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技术、插秧技术、机插秧大田管理技术等,以期达到省工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2012-2014年襄州区连续三年对粳稻机械旱直播技术进行了产量及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旱直播技术能够起到增产、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硅元素在粳稻上的示范应用,探索其增产增收机制和应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示范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水平上增施大粒硅60 Kg/hm2作基肥施用,可增产粳稻588.0 Kg/hm2,增幅6.36%,产投比3.4:1.0,新增纯收入1078.50元/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的种植方式(一穴单株和一穴双株)、不同的栽培密度,比较种植方式和密度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我区的高产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不一样。等行距70cm、9万株/hm~2,一穴双株种植条件下的玉米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6.
2013-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连续三年进行了稻麦全程机械化周年高产栽培示范.结果表明,平均周年粮食单产16678 Kg/hm2,达到吨粮田标准,稻麦全程机械化周年生产模式可以在襄州区进行适度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7.
襄州区实施小麦高产创建的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业部开展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要求,湖北省襄州区通过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合力量等措施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集高产良种、机械播种、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于一体,最终夺取了小麦大面积的丰产丰收。2014年我区小麦经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专家实割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到542.9㎏/667㎡,再次刷新湖北省小麦万亩高产创建记录,为今后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小麦免耕栽培是一项操作简单、省工省力、节省投入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每公顷可节约投入450~900元左右,其他田间管理程序同习惯种植方式。该项技术已日臻成熟,有望成为我区小麦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在棉花生产上的示范试验表明,棉花的伏前桃、伏桃、秋桃、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害、脱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施用棉花专用缓控释肥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均增籽棉379.5 kg;同时棉花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健壮、均匀,后期无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田间示范效果表明,在水稻分蘖盛期、破口前5~7d、齐穗期分别使用30m1400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对水喷雾防治水稻病害,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发生危害。400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0mi/666.7m2对纹枯病病指防效95.26%,稻曲病病指防效79.06%,单产637.63kg/667m2,较井冈霉素A5%AF70g/666.7m2、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7.26%、22.68%,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产略高于30%苯甲·丙环唑乳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