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江苏沿江、沿海、里下河棉区,玉米螟已成为棉花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在不少地方其危害损失超过红铃虫、棉铃虫为害的总和。因玉米螟一、二代危害的断茎率为5%左右,有的田块高达30%。玉米危害棉  相似文献   
2.
3个不同熟期的中粳稻品种直播比较:镇稻99为早熟中粳,抽穗成熟早,全生育期短,穗数多,穗型小,粒重及出米率高,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偏低,售价高,每667m2产值及抗倒力中等;连粳7号为中熟中粳,抽穗期居中,成熟期迟,全生育期长,穗数中等,穗型大,产量高,粒重、出米率、售价及每667m2产值低,茎秆抗倒力强,稳产性好;淮稻5号抽穗成熟期迟,全生育期长,穗数多,穗型中等,粒重、出米率、产量及每667m2产值较高,茎秆抗倒力弱,稳产性差。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麦14号小麦不同播期、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推迟,小麦不同生育期均相应推迟,但主要是前期营养生长期显著缩短,中后期生殖生长期则相对稳定,全生育期变短,总叶片数减少,植株高度变矮,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群体前小后大,分蘖成穗率降低,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数减少,粒重提高,产量下降,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提高。迟播小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有效穗数等群体质量性状迅速增强,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穗率、结实粒数、千粒重等个体质量性状均逐渐变劣,但不同密度之间个体质量性状衰减的速率要远远小于适期早播的小麦,大幅增加播种密度,个体生长发育受抑制的程度将明显减小。因而,晚播小麦适当提高种植密度,通过强化群体性状,弥补个体性状瘦弱之不足,有利于提高产量。本试验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但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4.
盐城市郊区大冈镇,常年植棉2万亩,以麦后移栽棉为主。1988和1989年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97.7公斤和86.3公斤,单产位列前茅。附冈村七组百亩麦后移栽棉连续6年亩产皮棉100公斤以上。但是麦后移栽棉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着棉花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5.
播期与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不同播种期、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大麦抗倒能力增强;不同播种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抗倒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