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年,在我国调速器系列型谱内,中型系列的产品还未完全定型,不少中小水电站采用了CT-40型调速器。实践表明,使用这种调速器,有的电站运行良好,有的电站则不理想。通过CT-40型调速器特点的分析,指出其适用性,提出用:①减小加速度作用反馈系数;②增大缓冲时间常数的整定值;③增大软反馈传递系数;④增大反馈斜板的局部倾斜角等改善其动态稳定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芝麻种质资源是芝麻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但大量的资源材料若保存不当,就易于丢失、变性直至失去生活力,对育种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种质资源的妥善保存尤为重要。我们对两种贮存方法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芝麻资源贮存的方法及年限。  相似文献   
3.
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XET)是一个新的细胞壁代谢关键酶。根据玉米(Zeamays)、大豆(Glycinemax)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XET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从水稻(Oryzasativa)和厌氧处理的芝麻(Sesamum indic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中均获得494bp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OsXET、SiXET和TaXET。经同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似性高达98.6%~99.2%,与基因库中玉米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相似性在40.3%~54.9%。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芝麻和小麦中XET基因为单拷贝或低拷贝数。差异表达PCR分析表明,XET在强耐渍的野生芝麻和水稻根中为组成型表达,在耐渍的芝麻品种和马卡小麦根中随厌氧处理时间进程表达量增强,而在非耐渍芝麻根中无表达或者表达量很低。结合前期有关根结构和生理研究表明,XET在芝麻和小麦根中受厌氧诱导表达,与根中内源乙烯增生以及根皮层通气组织形成具有同步性,为新的与结构适应相关的耐渍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产量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及预测候选基因,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式提高芝麻产量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363份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芝麻种质资源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调查2年2点4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单株产量、单株蒴数、蒴粒数、千粒重、株高、主茎果轴长、始蒴高度和表观收获指数)的表型值,借助覆盖全基因组的42 781个SNP标记,利用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multi-locus random-SNP-effect mixed linear model,mrMLM)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预测候选基因。【结果】在4个不同环境下,8个产量相关性状表现出广泛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6.51%—33.57%;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数、株高、主茎果轴长、表观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210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SNP,在2018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47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63%—17.29%;在2019年南阳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94%—11.90%;在2018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3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2.15%—15.90%;在2019年平舆环境下检测到53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25%—11.13%;在4个环境的综合BLUP条件下检测到75个SNP,解释表型变异的1.44%—13.58%。上述210个SNP涉及到175个位点,其中10个位点在3个及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在这10个位点基因组区域内,共鉴定到214个候选基因,其中156个候选基因具有功能注释,主要涉及植物代谢、生物调控、生长发育等生物学过程。根据功能注释筛选出4个可能与芝麻产量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SIN_1006338编码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3(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3-like),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SIN_1024330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负向调控植物细胞和器官的伸长;SIN_1014512编码吲哚-3-乙酸-酰胺合成酶GH3.6(indole-3-acetic acid-amido synthetase GH3.6),参与调控茎和下胚轴细胞的伸长生长;SIN_1011473编码泛素受体蛋白DA1(protein DA1-like),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增殖周期。【结论】通过多位点SNP随机效应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175个与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筛选出4个可能与产量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病症、病原茵生物学特性及侵染过程、抗病机制、抗性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玉米纹枯病的研究、防治以及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稻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分析水稻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水稻秸秆还田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郑芝13号是以9202作母本、8808早作父本杂交,连续7代定向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鉴定。该品种2005—200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粗脂肪含量56.96%,粗蛋白质含量20.92%;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且耐渍、抗倒伏能力强。介绍了郑芝13号的选育背景和经过,总结了其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郑芝97C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郑芝97C01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芝麻新品种,一般生育期90d左右,单产1200kg/hm2以上,脂肪含量56.1%,蛋白质含量19.72%,茎点枯病病情指数2.16,枯萎病病情指数1.63,并提出相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从1988~1992年,通过品种间大量杂交,田间鉴定研究了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及选育强优势杂交种的途径。通过群体改良、系内连续姊妹交。育成了不育株率在50%,不育度完全,综合性状优良的芝麻雄性不育两系。并对雄性不育的形态、遗传及两系法制种效果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强优势杂交种只出现在极少数亲本品种间;用一般配合力高的地理远缘品种兼考虑母本细胞质效应组配芝麻杂交种是有效的。形态学观察结果,雄性不育株花粉败育彻底,花药呈绿色半透明,初花期可以做为识别标志。两系法制种产量夏播每亩25kg,春播可达每亩40~50kg。文章阐述了芝麻雄性不育两系生产杂交种的三个特殊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开发水土资源,建立人工牧草基地,协调鱼、禽、畜、草比例,改进综合养殖技术,促进了鱼、禽、畜产量的稳定增长,取得了每公顷水面产鱼4774~10199公斤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