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郑作运 《北方蚕业》2001,22(4):48-49
大棚养蚕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在室外用塑料膜或塑料纺织布建成"温棚",在棚内进行养蚕的新的饲育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本、优质、高效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内不少省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近年也开展了大棚养蚕研究与应用,同样取得了可喜成绩 .现将河南大棚养蚕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 大棚养蚕特点  相似文献   
2.
北方桑蚕生产位于沿黄和黄河以北地区,在全国属于弱小区域,但很具发展优势和潜力.北方蚕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995年达到辉煌时期,后严重滑坡.近几年来,通过努力,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北方蚕业的优势与潜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还远远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因此,充分认识和利用北方蚕业的生产优势,加快发展北方蚕业,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生产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熟蚕上蔟是养蚕生产中最紧张繁忙的工作,传统的手工拣熟蚕上蔟的方法,费工、费力、工效低,是当前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蚕步伐的加快,熟蚕上蔟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日益突出,生产上迫切需要省力化的上蔟技术。熟蚕省力、自动上蔟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大幅度提高上蔟功效、显著提高茧丝质量和农民养蚕及缫丝企业经济效益等特点,解决了历来养蚕上蔟难的问题,深受蚕农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河南一化性柞蚕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地处中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使河南成为全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产区。历史以来,柞蚕生产一直是山区人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柞蚕生产出现了多次起伏,产茧量一直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虽然近年生产有了平衡发展,但柞蚕资源优势和生产潜力远没有得翻很好发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大部分蚕区都推广应用了大棚养蚕新技术,确实起到了省工、省力、节本、优质高效等显著作用,但也有不少蚕农在大棚建造、蚕座设置、温度调控、消毒防病、上蔟管理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影响了养蚕收成。本文将大棚养蚕关键技术介绍给大家,希望广大蚕农学习应用,养蚕取得好收成。一、大棚建造(一)棚址选择选择地势高、干燥、平坦、通风、向阳,远离果园、菜园、烟田、棉田和其他常用农药的场所。最好在桑园边上或院内及房院周围建棚。(二)大棚建造建棚用竹竿、塑料膜、折阳网、草帘等材料,大小应根据桑园面积、养蚕数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一、全国蚕业形势回暖转机 2007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桑蚕茧供大于求。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地区出现桑园弃养、挖桑毁园现象,致使去年秋季以来全国养蚕量减少、蚕茧产量严重减产,特别是今春蚕茧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一、全国蚕业形势回暖转机 2007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桑蚕茧供大于求,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蚕茧价格大幅度下跌,挫伤了农民养蚕积极性,不少地区出现桑园弃养、挖桑毁园现象,致使去年秋季以来全国养蚕量减少、蚕茧产量严重减产,特别是今春蚕茧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8.
郑作运 《中国蚕业》2004,25(1):33-34
柞蚕茧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出口创汇产品,10年来河南省柞蚕生产与市场一直比较稳定,农民养蚕收入较为可观,柞蚕生产已经成为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柞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现结合河南实际谈谈柞蚕饲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河南省寄生危害柞蚕的寄蝇主要有蚕饰腹寄蝇和家蚕追寄蝇2种;同时开展了“灭蚕蝇一号”对柞蚕的毒性及防治柞蚕寄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柞蚕大眠起4~8d时,喷施0.107%浓度“灭蚕蝇一号”药液,可有效防治河南省蚕饰腹寄蝇病及家蚕追寄蝇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该方法对柞蚕安全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由微孢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是柞蚕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50年代初期,因微粒子病传播几乎给河南柞蚕生产造成灭绝性危害,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全力以赴,采取紧急防治措施,数年后使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柞蚕生产得以稳定发展.多年来由于各地比较重视,柞蚕微粒子病在局部虽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全省生产比较平稳.但是,90年代中期由于思想的麻痹和质检工作的放松,微粒子病又在河南省蚕区发生,养蚕发病率达到10%左右,严重的达到30%,特别是种茧发病率高.这次发病导致全省出现严重的缺种局面,严重影响河南柞蚕生产的发展.为有效制止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从1997年年底开始全省上下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防治意见和措施.通过5年的努力,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种茧微粒子病发生率逐年降低(2002年为4.22%、2003年为2.32%和2004年为1.29%),种茧合格率也逐年得到提高(2002年为80.39%、2003年为93.05%和2004年为95.74%),使河南柞蚕生产摆脱了微粒子病的困扰,步入了安全稳定的生产阶段.现将河南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