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566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392篇
  311篇
综合类   2234篇
农作物   392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1424篇
园艺   391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虽然近些年我国逐渐加大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但“白色污染”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羊在采食过程中极易误食塑料薄膜等相关制品,从而出现消化道堵塞以及其他炎症,进而直接影响羊群的正常健康生长。一旦羊误食塑料薄膜,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羊误吃塑料薄膜的治疗方式与预防方法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大麻幼苗叶形与毛状体及乳汁管关系,采用徒手切片法等形态学观察方法,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火麻1号、火麻3号、金刀-15和格列西亚以及2个高世代种资源20170114和资源CA-4共90株幼苗的第一真叶外形、毛状体和乳汁管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所得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叶各类特征内部性状彼此间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叶形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叶片外形因子和叶柄外形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758%;毛状体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毛状体数量因子和腺毛直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514%。对叶柄乳汁管数及4个公因子进一步关联解析,可知叶柄乳汁管数与叶柄外形因子和毛状体数量因子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可通过观察大麻幼苗第一真叶的柄叶比和叶片腹面非腺毛密度间接反映叶柄乳汁管及叶腺毛数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若羌县密植枣园进行枣树疏密间移,调整模式,降低密度,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成本,解决了枣树郁闭造成的"产量、质量、效益"三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农田进行了残膜样品采集,并对不同采样深度下不同面积的农田残膜含量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获取了土壤中残膜的分布情况,旨在为残膜回收机械的设计以及残膜回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11份糜子材料为基础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记载、测定,并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测定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糜子品种较生育期短的糜子品种主茎节数更多;在不同脂肪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水分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8.
实验家兔肝球虫病的组织病理学的初步观察杨元清,张超威,吴嘉彤,常正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球虫病为一种动物寄生虫病,其分布甚为广泛,该原虫主要寄生于细胞内,基于其繁殖迅速,因而对宿主细胞的破坏极为严重,大量感染时,常可使动物发育不良或导...  相似文献   
9.
10.
抗菌素在防治家禽传染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用药不当,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归纳起来,在应用抗菌素防治禽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一药不能防百病,根据临床诊断,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对某种抗菌素的敏感性。有条件时,还应通过药敏试验,并根据家禽病症轻重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的抗菌素。二正确掌握用药量和用药疗程抗菌素剂量的使用一定要适当,太小起不了治疗作用;太大造成浪费并可能引起严重反应。具体使药时,一般掌握开始应用时剂量宜稍大些,以便给病原微生物以决定性打击;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剂量也可稍大些;而肝、肾功能不良的病禽,在用药时尽量选用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如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马杜拉霉素等,要注意用量和疗程,同时要拌匀,如发现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以辅助治疗。药物的疗程可视病情而定。一般传染病和感染症应连续用药3~5天,直到症状消失后再用2~3天,以巩固疗效,千万要防止因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的情况出现。另外要注意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与饲料、饮水中添加量的换算关系。例如,雏鸡使用某药物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12毫克,每日2次,换算成饮水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