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脱脂蝇蛆粉为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基础成分,采用胶囊法配制人工饲料饲养大草蛉幼虫,获得幼虫存活率96.7%,羽化率65.5%,幼虫发育历期13.7±0.5d,蛹重20.08±1.59mg.对优化配方饲养的大草蛉3龄幼虫中肠蛋白酶、海藻糖酶和脂肪酶三种消化酶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人工饲料组的蛋白酶活力比饲喂蚜虫对照组高3.88倍;海藻糖酶活力高出比例为0.65;脂肪酶活力相差比例为0.46.说明该人工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过高,而脂类含量则有所欠缺.测定结果为今后的饲料配方进一步改进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四斑小毛瓢虫Scymnus frontalis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取食桃蚜Myzus persicae、大豆蚜Aphis glycines、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和刺槐蚜A.robiniae对其捕食量和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在182、02、32、62、9℃条件下,四斑小毛瓢虫卵到成虫的发育时间分别为32.91、27.18、22.23、17.25、14.93d。四斑小毛瓢虫幼虫对桃蚜、大豆蚜、麦长管蚜、刺槐蚜的捕食量分别为82.97、64.70、58.57、76.11头;相应发育历期分别为9.80、10.901、0.86、9.86d。在26℃、RH70%的条件下,用桃蚜饲养四斑小毛瓢虫效果最好,成虫获得率达88%。四斑小毛瓢虫的卵期、幼虫期、蛹期及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75、.45、11.72、14.41℃和40.94、210.915、8.54、54.42日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用于本地小花蝽优势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在调查天津地区小花蝽种类及优势种基础上,比较了3种半固体饲料对小花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为天津地区优势种,添加复合维生素的半固体饲料(A3)饲养的小花蝽若虫接近80%可发育为成虫,显著高于另外饲料饲养的若虫存活率(低于60%);不同饲料饲养的小花蝽若虫发育为成虫后产卵能力有明显的不同,添加复合维生素对小花蝽的生殖力具有重要影响,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饲料饲养所得成虫(单雌产卵量超过69粒)。研究表明,用人工饲料饲养小花蝽若虫可补充20%的复合维生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肥料对小麦籽粒代谢物的影响,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常规施肥CK、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E、有机肥缓控释肥配施A、缓控释肥B、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的中信麦99籽粒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小麦籽粒中共检测到代谢物47种,主要为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糖类及其衍生物、酯类和其他有机物。与CK相比,B、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有机酸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A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糖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N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氨基酸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N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总代谢物含量积累的效果最优,E处理效果次之,A处理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籽粒代谢物中糖类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影响较大,通过富集20种差异代谢物,得到3条显著变化的代谢途径,分别为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异喹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5.
以有机生菜为试材,采用甲醇∶甲酸∶水=15∶1∶4作为提取剂,经过超声、离心、氮吹,DiKMA ProElut PXA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后得到植物激素提取液,在38℃恒温水浴中氮吹浓缩干燥,甲醇作为复溶液进行复溶,得到植物激素待测液.采用ACQU-ITY UPLC BEN反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对5种植物激素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1,柱温为40℃;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测定植物激素回收率.建立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叶菜类蔬菜中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方法,并优化了生菜基质中激素的前处理方法、质谱色谱条件等.结果 表明:生菜在低、中、高浓度加标时,5种激素的加标回收率为60.15%~107.73%,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6%,检出限为0.30~0.52 μg·kg-1,定量限为0.68~1.56μg·kg-1.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适用于其它叶菜类植物中赤霉素、生长素、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含量的检测,以期为叶菜类植物叶片中多种内源激素的同时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豌豆潜蝇姬小蜂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共发现B(o)hm氏鬃毛、锥形感器、毛形感器、火山形感器、栓锥感器、腔锥感器、钟形感器、短锥感器及表皮刺9种感器.分别对这9种感器的形态特征及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根据感器功能对相应的潜蝇姬小蜂生物学特性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而为研制豌豆潜蝇姬小蜂的人工寄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