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剖析,以及专家们的见仁见智,得出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并通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一些核心的量化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权重的优化,进而构建了科学发展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更为科学地评价我们的社会是否在更加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石油农业到沼气农业: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农业以牺牲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具有不可持续性。沼气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加快农业由石油模式向沼气模式的转变,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全国耕地面积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涉及农业人口近3亿人,研究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实现农业强国至关重要。从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比较分析“改地宜机”与“以机适地”,探讨丘陵山区从“以机适地”到“改地宜机”的农业机械化转换动力,结合Hotelling模型测算政府支持丘陵山地“改地宜机”的补贴标准,并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研究表明,“以机适地”的小型化农机对农业生产率改进有限,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地宜机”为大动力、高效率农机作业创造土地条件。为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改地宜机”意愿,政府应根据宜机化改造耕地条件采取差异化财政补贴,降低农业经营主体“改地宜机”投入成本、缩短投资回本年限,其中坡度在2°以下、2°~6°、6°~15°的补贴标准分别为15 000元/hm2、30 000元/hm2和45 000元/hm2,对坡度超过15°以土地原则应退耕还林还草,不宜高成本进行宜机化改造。针对国内外丘陵山区“改地宜机”的农业机械化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