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东是我国蔬菜北运和出口的大省,大部分蔬菜贮藏保鲜困难,采用长距离长时间运输对蔬菜损耗很大,因此加强蔬菜采后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广东蔬菜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广东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野菜类、食用菌类及鲜切菜类等特色蔬菜的贮藏保鲜研究进展,提出了广东特色蔬菜保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Ca2+-ATPase是植物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器.通过设计兼并引物,首次从香蕉果实中克隆得到Ca2+_ATPase基因,命名为MaCA.进一步通过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了MaCA基因在低温胁迫和热激下的表达.结果表明,冷害温度(7℃)下,MaCA基因在冷害症状出现时(第4d)表达最强.热激(52℃、3 min)处理后0.5~6 h迅速诱导了MaCA基因表达增强,之后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说明,香蕉MaCA基因在增强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贮藏是采后果蔬最有效并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保鲜技术,但是一些对低温敏感的水果和蔬菜,在低温贮藏中容易发生冷害现象,给采后果蔬造成重大的损失.热处理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物理处理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采后果蔬的抗冷性.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热处理对采后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采后果蔬生理生化的影响,而热处理提高果蔬抗冷性的机理以及关键信号途径尚不太清楚.对热处理提高采后果蔬抗冷性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热处理诱导的果蔬抗冷性与细胞膜完整性、活性氧信号、热激蛋白、精氨酸途径、糖代谢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具有共同的特点:热处理最终均是通过诱导增强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果蔬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鲜蛋、孵化蛋和鸡胸蛋中黄体酮、己烯雌酚、睾酮和甲基睾酮4种激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对鲜蛋、孵化蛋和鸡胸蛋中黄体酮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蛋中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黄体酮含量,同时黄体酮的含量有高有低,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没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该试验了解了我国不同产地的鸡蛋和孵化蛋中黄体酮浓度的含量,以期为食品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