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运用索洛函数法△A/A=△Y/Y-α△K/K-β△L/L系统地分析了重庆市乡镇企业各经济要素贡献率,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重庆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最能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 国来看,不同的公共品供给对消费结构升级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民生发展类公共品的影响强度大于基础设施 类的影响强度;从地区来看,各种公共品供给和各项消费的相关性和影响力度存在显著差异,与东部相比,民生发 展类公共品供给对中西部消费结构的影响更为突出;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据此认为,在 确保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同时,要重视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而优化公共品供给结构引导消费结构升级的侧重 点应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3.
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分析,揭示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制度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年-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对于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教育资本的角度来看,农村劳动力教育资本投资在促进收入提高的同时,也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带动了消费水平的上升,但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从健康资本的角度来看,对乡镇一级的公共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来看,农村居民的收入和以往的消费习惯仍是主导其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机理,揭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讨论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下工农业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加速发展对农业的正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演进趋势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认识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演进趋势和集聚效应。【方法】综合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集聚率、空间相关系数等指标测算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水平,并用引入地理集聚度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国种植业产业的集聚效应。【结果】种植业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植业呈现出专业化、连片化的地理集聚特征;种植业产业地理集聚对产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着力提高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区域性的管理和服务,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比较优势推进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  相似文献   
8.
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运用C-D生产函数法,对1980-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并提出了实现45%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